海外气候每岁三四月间已如剧暑客有自吉阳至者寓馆问汉亭累日且言吉阳气候昼夜如炊因叹此邦之胜乃知人生无有足时不经热恼岂知平日之清凉乎故古之达者每以此对治释氏云推落大火坑火坑变成池皮鞋和尚以为即时清凉也苏公亦云岭南瘴毒地有此江月寒乃知天壤间何人不清安予谪居岭海踰十五年见闻习熟不以为异因作此诗以自慰且以警世之贱丈夫一不快即愁叹怨愤或讥谤怒骂如柳刘之徒盖未足以语此也
宋 · 李光
客自东来说吉阳,始知儋耳本清凉。
潮声卷海千峰雨,月色侵门满地霜。
更欲何方寻佛国,此生真欲老蛮乡。
安心守一师吾祖,尚觉人间日月长。
潮声卷海千峰雨,月色侵门满地霜。
更欲何方寻佛国,此生真欲老蛮乡。
安心守一师吾祖,尚觉人间日月长。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光所作,通过描述一位从吉阳来的人对儋耳气候的赞叹,表达了对生活中的清凉与舒适之感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比喻,如潮声、海雨、月色、霜地等,生动描绘了吉阳气候的宜人之处。同时,诗人借由“佛国”、“蛮乡”的对比,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满足与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更欲何方寻佛国,此生真欲老蛮乡。”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既是对佛国般清净生活的向往,也是对当前生活环境的满意。诗人认为,只有经历了生活的热恼,才能真正体会到日常生活中那份难得的清凉与宁静。
“安心守一师吾祖,尚觉人间日月长。”最后两句则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在经历了生活的起伏后,诗人认为内心保持安宁,就能感受到时间的悠长,生活充满了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生活体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内心平静与和谐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