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林颛民
宋 · 胡仲弓
镆铘如此甘埋光,犹向牖下寻笔床。
辕驹局促不千里,堂堂七尺空尔长。
辕驹局促不千里,堂堂七尺空尔长。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镆铘:古代宝剑名,象征才华或才能。甘埋光:愿意隐藏自己的才能。
牖下:窗户下面,指家中日常学习或写作的地方。
笔床:书桌,这里代指写作或创作。
辕驹:驾车的马,比喻有才能的人。
局促:拘束,不自由。
千里:形容非常有才能,能干大事。
堂堂七尺:指人的身材高大,引申为有威仪。
空尔长:白白地长得高大。
翻译
镆铘这样的宝剑,甘愿埋没光芒,仍然在窗下寻找那支笔和书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仲弓所作的《答林颛民》,表达了诗人对才华被埋没和壮志未酬的感慨。首句"镆铘如此甘埋光",以镆铘(古代宝剑名)自比,喻指自己才能如同宝剑般被尘封,未能得到应有的施展。"犹向牖下寻笔床"则暗示诗人仍在努力寻找机会,试图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才情。
接下来的两句"辕驹局促不千里,堂堂七尺空尔长",进一步深化主题。"辕驹"原指驾车的马,这里比喻有才能的人。诗人说这匹马虽然有千里之志,却被束缚在狭小的空间里,无法驰骋。同样,他自己作为一个七尺男儿,才华横溢却未能大展宏图,显得徒有其表,无所作为。
整首诗寓言深刻,情感沉郁,透露出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无奈与不甘,以及对突破困境、实现抱负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