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九月晦斋宿太一宫都监姚高士示刘长翁及汤仲能诸公唱酬诗轴因和韵二首(其二)赏析

九月晦斋宿太一宫都监姚高士示刘长翁及汤仲能诸公唱酬诗轴因和韵二首(其二)

宋 · 程公许
孤云踪迹混风尘,蔼蔼阳和满一襟。
招得鸳班同胜赏,肯教牛铎嗣清音。
庵当黛面雪霜峭,洞锁玉台烟雨深。
何日与师携手去,胎仙同看舞琴心。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程公许在九月晦日斋宿太一宫时,对姚高士、刘长翁以及汤仲能诸位朋友的邀请和共赏美景的感慨。首句“孤云踪迹混风尘”以孤云自比,暗示自己在世俗中飘泊不定,但内心追求的是超脱与宁静。接下来的“蔼蔼阳和满一襟”则表达了诗人对和煦阳光的欣赏,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使得心境温暖。

“招得鸳班同胜赏”中的“鸳班”喻指才子佳人,诗人邀请朋友们共享这美好的时光,希望他们也能感受到这份清雅之乐。“肯教牛铎嗣清音”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希望朋友们能延续这份清高雅致,如同牛铎(寺庙中的钟声)般悠扬。

“庵当黛面雪霜峭,洞锁玉台烟雨深”两句,通过描绘山庵的环境——黛色山峰如黛妆,雪霜覆盖,洞穴深藏于烟雨之中,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最后,“何日与师携手去,胎仙同看舞琴心”表达了诗人期待与朋友们一同远离尘世,共享隐逸生活,观赏琴心之舞,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深深渴望和对友情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体现了宋代理学家对于自然、友情和超凡生活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