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新馆罕见居人
宋 · 苏颂
引弓风俗可伤嗟,满目清溪与白沙。
封域虽长编户少,隔山才见两三家。
封域虽长编户少,隔山才见两三家。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引弓:拉弓射箭的动作,可能象征古代狩猎或战争的风俗。风俗:社会习惯或传统行为。
可伤嗟:令人惋惜或感慨。
满目:满眼所见。
清溪:清澈的小溪。
白沙:白色的沙子。
封域:划定的区域,这里指乡村或领土。
虽:虽然。
长编户:人口众多,户口登记。
少:稀少。
隔山:隔着山峰。
才见:仅仅能看到。
两三家:两三户人家。
翻译
拉开弓箭的习俗令人感叹,满眼望去只有清澈溪流和白沙。虽然地域辽阔,但居民稀少,隔着山峦只能看到两三户人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的萧瑟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边地风俗和生活状况的一种感慨。诗中“引弓风俗可伤嗟”一句,通过对弓箭的使用习惯的描述,反映出边疆地区军事化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于这种生存环境的哀叹。
“满目清溪与白沙”则是从自然景观来描写边塞之荒凉,清溪白沙构成了一个宁静而又孤寂的画面。这里的“满目”,意味着诗人所见之处尽是这般风光,但却缺乏人烟。
接下来的“封域虽长编户少”进一步强调了边疆地广人稀的现实,"封域"指的是边境的界限,而"编户"则是古代对人口的记录方式,这里表明尽管疆域辽阔,但登记的人口却很少。
最后,“隔山才见两三家”则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加深了这种感觉。诗人跨过一座又一座的山,才能偶尔看到几户人家,这种隔绝感和稀疏感达到了极点。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的描写,表现出了诗人对于边疆地区自然环境与人文生态的深刻体验,以及一种淡淡的悲凉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