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木居士二首(其二)
唐 · 韩愈
为神讵比沟中断,遇赏还同爨下馀。
朽蠹不胜刀锯力,匠人虽巧欲何如。
朽蠹不胜刀锯力,匠人虽巧欲何如。
注释
讵:岂,怎么。沟中断:比喻力量或影响力突然停止。
遇赏:遇到赞赏或认可。
爨下馀:灶下的残余,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朽蠹:腐朽蛀虫。
刀锯力:刀斧的力量,比喻强大的摧毁力量。
匠人:工匠。
欲何如:又能怎么样。
翻译
神的力量怎能与沟渠中暂停相比,遇到赞赏仍然如同灶下的残余。腐朽蛀虫抵挡不住刀斧之力,即使工匠技艺再巧妙又能怎样。
鉴赏
这段诗歌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在他的作品《题木居士二首(其二)》中的一部分。这几句话生动地描绘了木工师傅与大自然搏斗的情景,同时也蕴含着对人力与自然力量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为神讵比沟中断,遇赏还同爨下馀。” 这两句诗表达了木工在山林间砍伐树木时的一种敬畏之心。他们似乎在询问天意,为何要将这棵棵巨木砍断,并且在完成工作后,还要回到同一个地方,仿佛是在向大自然解释自己的行为。
“朽蠹不胜刀锯力,匠人虽巧欲何如。” 这两句则写出了木工的技术与坚韧不拔的努力,以及面对不易征服的大自然时,他们内心的无奈。尽管技艺高超,但在强大的自然力量面前,即使是最精通技艺的匠人也感到自己的局限。
整体而言,这段诗展示了韩愈对劳动者与大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对于人类技术与自然界力量相互作用的哲学思考。通过这些生动的画面,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大自然的尊重和赞美,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对人类努力与局限性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