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高邮
明 · 江源
奉使虚随八月槎,野芳虽晚不须嗟。
十年人事空流水,半世江湖负菊花。
日落远波惊宿雁,月临荒戍起啼鸦。
人生岂得长无谓,恋阙那堪又忆家。
十年人事空流水,半世江湖负菊花。
日落远波惊宿雁,月临荒戍起啼鸦。
人生岂得长无谓,恋阙那堪又忆家。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江源所作的《夜泊高邮》。诗中描绘了诗人夜晚在高邮停泊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联“奉使虚随八月槎,野芳虽晚不须嗟”,诗人自嘲自己奉命出使,却徒有虚名,如同随风飘荡的木筏,即使错过了八月的花期,也不必为此感到遗憾。这里运用了“八月槎”这一典故,比喻出使的虚幻与无果,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仕途的无奈与感慨。
颔联“十年人事空流水,半世江湖负菊花”,诗人感叹十年间人事如流水般流逝,而自己却在江湖中漂泊,辜负了家乡的菊花。这两句通过时间的流逝和自然景物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岁月无情的感慨,以及对自己未能尽享故乡之美的遗憾。
颈联“日落远波惊宿雁,月临荒戍起啼鸦”,描绘了一幅日落西山、波光粼粼的画面,远处的雁群被夕阳映照,显得格外惊慌。接着,一轮明月升起,荒凉的边塞上响起乌鸦的啼鸣。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孤寂、凄清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
尾联“人生岂得长无谓,恋阙那堪又忆家”,诗人发出感慨,人生短暂,不应徒然浪费,即便是对朝廷的眷恋,也无法弥补对家乡的思念。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以及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