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汉茶寮歌
清 · 丘逢甲
青山不幸近城郭,万坟鳞葬成痏疮。
安知近郭无完坟,前者已掘后者藏。
每遭兵燹尤不幸,攻城筑垒多夷伤。
抛残万骨没秋草,圹砖墓石墙营房。
君不见五羊城外山上坟,明碑已少况宋唐!千年忽出买地碣,玉骨久化黄尘扬。
土花洗出南汉字,传之好事珍琳琅。
当时邑里藉考證,其奈书劣文侜张!清明风吹花草香,出门拜山车马忙。
茶寮杂坐半伧父,谁吊扶风廿四娘?
安知近郭无完坟,前者已掘后者藏。
每遭兵燹尤不幸,攻城筑垒多夷伤。
抛残万骨没秋草,圹砖墓石墙营房。
君不见五羊城外山上坟,明碑已少况宋唐!千年忽出买地碣,玉骨久化黄尘扬。
土花洗出南汉字,传之好事珍琳琅。
当时邑里藉考證,其奈书劣文侜张!清明风吹花草香,出门拜山车马忙。
茶寮杂坐半伧父,谁吊扶风廿四娘?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丘逢甲的《宝汉茶寮歌》,通过对青山下密集的坟冢和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对战争破坏和历史遗忘的感慨。诗人首先指出青山靠近城郭,众多坟墓密布,仿佛疮痍满目,暗示了战争频繁导致的生者不安与死者不得安宁。接着,他揭示了战争中对坟墓的肆意挖掘,连古代名陵也未能幸免,万骨荒芜,仅剩残骸与营房为伴。
诗人以五羊城(广州)外的山上坟墓为例,说明历经千年,连明碑都所剩无几,更不用说唐朝的遗迹了。他还提到了出土的买地碣,虽然曾记载着珍贵的历史,但玉石经年已化为尘土。尽管有人试图考证当地历史,但文献质量参差,难以还原真相。
清明时节,人们忙碌于祭扫,然而在茶寮中,人们更多的是粗俗交谈,无人关心历史人物如扶风廿四娘的遭遇。这反映了社会风气的变迁和人们对历史的冷漠。整首诗寓言深刻,情感沉痛,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和世态炎凉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