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中赠王少尹
明 · 边贡
阳城少尹才且贤,佐邑三载名流传。
相逢尽道是青天,恶少豪徒不敢前。
松庭人静春草芊,邑中老幼高枕眠。
政成奏绩来日边,声光赫赫谁能先。
冢宰见之呼少连,大书上考朝廷宣。
长安雪梅开早年,手捧尺檄别我还。
城馆寒灯开夕筵,银河挂窗山月偏。
欲醉不醉心茫然,天明一笑上马去,他日重逢赤黻悬。
相逢尽道是青天,恶少豪徒不敢前。
松庭人静春草芊,邑中老幼高枕眠。
政成奏绩来日边,声光赫赫谁能先。
冢宰见之呼少连,大书上考朝廷宣。
长安雪梅开早年,手捧尺檄别我还。
城馆寒灯开夕筵,银河挂窗山月偏。
欲醉不醉心茫然,天明一笑上马去,他日重逢赤黻悬。
鉴赏
此诗《醉中赠王少尹》由明代诗人边贡所作,描绘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对其官职成就的赞美。诗中通过生动的场景和情感表达,展现了王少尹在地方治理上的卓越才能和高尚品德。
首句“阳城少尹才且贤”,开篇即点出王少尹的才华与德行,赞誉其为地方官员中的佼佼者。接着,“佐邑三载名流传”描述了他在任三年间,名声远播,深受百姓爱戴。诗人通过“相逢尽道是青天,恶少豪徒不敢前”两句,形象地表现了王少尹治理下的社会风气清明,恶少豪徒也不敢轻举妄动,凸显了他的威望与影响力。
“松庭人静春草芊,邑中老幼高枕眠”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展现了王少尹治下的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而“政成奏绩来日边,声光赫赫谁能先”则进一步强调了王少尹政绩卓著,声名显赫,无人能及。
“冢宰见之呼少连,大书上考朝廷宣”表明王少尹的功绩得到了高层的认可,被推荐至朝廷。最后,“长安雪梅开早年,手捧尺檄别我还”表达了诗人与王少尹分别时的情景,虽有离别的伤感,但更多的是对朋友成就的自豪与祝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王少尹作为地方官员的风采,以及诗人对其深厚的情感与敬意。诗中不仅赞扬了王少尹的个人品质与政绩,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政治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