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熙甲辰中春精舍閒居戏作武夷棹歌十首呈诸同游相与一笑(其三)
宋 · 朱熹
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
道人不复荒台梦,兴入前山翠几重。
道人不复荒台梦,兴入前山翠几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朱熹在淳熙甲辰年中春时节,在武夷山的精舍闲居时创作的十首《武夷棹歌》中的第三首。诗中以“二曲亭亭玉女峰”开篇,形象地描绘了玉女峰的高耸挺拔和清秀之美,仿佛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临水而立,似乎在为水边的景色增添一份柔美。接下来,“插花临水为谁容”,进一步渲染了玉女峰的美丽,仿佛她身着盛装,装扮一新,只为迎接水边的美景,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韵味。
随后,“道人不复荒台梦”,转而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这里的“道人”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也可能泛指隐士或修行者。荒台梦的消失,意味着过去的岁月已不再,表达了对过往生活的回忆与留恋,同时也暗示了对当下生活的珍惜与投入。
最后,“兴入前山翠几重”收尾,将诗人的思绪从眼前的景物引向更远的山峦,绿意盎然的山色仿佛激发了诗人的兴致,让他心驰神往,想要探索那未知的山岭深处。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