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客醉而亟归不虑畏涂之可戒当为罪首丞令不行与吏慢丞命其罪均也以为不然则县令先入又何逃焉因次韵戏答德循且诮深山道人眷眷炬火非胥靡登危而不慄者遂并以寄之赏析

客醉而亟归不虑畏涂之可戒当为罪首丞令不行与吏慢丞命其罪均也以为不然则县令先入又何逃焉因次韵戏答德循且诮深山道人眷眷炬火非胥靡登危而不慄者遂并以寄之

宋 · 李光
肩舆归去未全醒,倚户何人念远征。
事在赦前皆可罪,过因酒后各原情。
壶中未便乘风去,夜半何妨秘息行。
不向险中求不死,却因何处觅长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光的作品,名为《客醉而亟归不虑畏涂之可戒当为罪首丞令不行与吏慢丞命其罪均也以为不然则县令先入又何逃焉因次韵戏答德循且诮深山道人眷眷炬火非胥靡登危而不慄者遂并以寄之》。诗中描绘了一个人在醉酒后急于回家,不顾路途危险的情景,同时也反映了官场中的复杂关系和对权力的讽刺。

首句“肩舆归去未全醒”,生动地描绘了主人公醉酒后摇摇晃晃地乘坐轿子回家的情景。接着,“倚户何人念远征”一句,表达了对远方征战者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主人公自身行为的反思。

“事在赦前皆可罪,过因酒后各原情”两句,揭示了人在酒后的放纵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错误,但同时又暗示了社会对这些行为的宽容态度。这种矛盾的态度,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个人自由与道德约束之间的微妙平衡。

“壶中未便乘风去,夜半何妨秘息行”两句,通过比喻的手法,表达了对逃避现实、追求虚幻生活的态度的批判。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挣扎和矛盾。

最后,“不向险中求不死,却因何处觅长生”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一方面,诗人认为不应盲目追求长寿或逃避困难,而应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永恒生命的渴望和对人生价值的追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醉酒归家的描写,以及对官场现象和社会风气的讽刺,展现了诗人对人性、道德、权力和生命意义的深入思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