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将至苏门途中寄黄平倩宫谕次见赠韵赏析

将至苏门途中寄黄平倩宫谕次见赠韵

明 · 区大相
我向淇园问竹竿,闻君犹阻啸台看。
归朝司马游宁倦,历国延陵意未阑。
卫水客来篇咏少,苏门人去酒杯残。
探奇倘就梁都赋,题品能无重士安。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区大相所作的《将至苏门途中寄黄平倩宫谕次见赠韵》。诗中以“我”为第一人称,表达了诗人即将前往苏门山途中的所思所感。

首联“我向淇园问竹竿,闻君犹阻啸台看”,诗人向淇园询问竹竿之事,暗喻自己对学问或某种事物的追求。同时提到“啸台”,可能是指与友人相聚畅谈之地,但“犹阻”二字透露出诗人未能如愿与友人相聚的遗憾。

颔联“归朝司马游宁倦,历国延陵意未阑”,“归朝司马”可能指回朝的官员,这里借指诗人自己。诗人虽有公务在身,但内心并未感到疲倦,反而对历访各国、探访延陵(古代吴国的国都,延陵季子曾在此挂剑)充满兴趣和期待,表现了其对学问、历史的热爱与探索精神。

颈联“卫水客来篇咏少,苏门人去酒杯残”,“卫水”与“苏门”分别代表不同的地点,诗人通过对比两地的景象,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在卫水,来访者寥寥,篇咏稀少;而苏门,随着人的离去,酒杯也显得空荡。这既是对过往时光的感慨,也是对友情、相聚之难得的感叹。

尾联“探奇倘就梁都赋,题品能无重士安”,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希望能在探访奇景时,如同汉代文学家班固的《两都赋》那样,留下深刻的记录。同时,诗人也期待自己的作品能够得到像士安(可能指东汉文学家蔡邕)那样的评价,即能得到高度的认可和赞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场景转换,展现了诗人对学问、历史的热爱,以及对友情、相聚的珍视,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创作的期待和对自身作品价值的期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