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寄聱隅先生黄晞赏析

寄聱隅先生黄晞

宋 · 王令
王朝簪笏拥天扉,肯以经纶假布衣。
老信苍生终有命,穷忧当世益思归。
一身谁作千年望,两眼空看万事非。
闻说韦编日开阅,可应三复叹知几。

注释

簪笏:古代官员上朝时所持的象牙或玉做的手板,象征权力和地位。
天扉:天子之门,指皇宫。
经纶:筹划治理国家大事。
布衣:平民百姓。
苍生:百姓,泛指民众。
穷忧:困厄忧虑。
韦编:古书用牛皮绳编连,孔子用来指《易经》,此处借指读书。
三复:反复阅读,表示深入研究。

翻译

朝廷官员簇拥天子之门,怎肯把治理国家的大权交给平民百姓。
我深信世间百姓终究有他们的命运,面对世事困厄更让我渴望回归田园。
独自一人又能期待千年不变的未来,双眼所见尽是世间万物的无常。
听说孔子日夜研读《韦编》,不知他感叹了多少次知识无穷无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令所作,寄给聪明有见识的朋友黄晞。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关怀的诗句。

诗的开篇“王朝簪笏拥天扉,肯以经纶假布衣。”表达了诗人对权贵阶层奢侈生活的批判,同时也反映出自己清贫的处境。这里,“王朝”指的是统治阶级,而“簪笏”是古代官员佩戴的饰物,用来比喻他们的骄奢和封建礼仪;“经纶”则象征着织造布匹,意在说明诗人虽贫,但仍坚守自己的本分。

接下来的两句,“老信苍生终有命,穷忧当世益思归。”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命运的思考。诗人相信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寿命,不论是贫穷还是富贵;而“穷忧”则指的是因贫困所生的忧虑,这种忧虑促使诗人更加思念家乡。

“一身谁作千年望,两眼空看万事非。”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感和无奈。首先,“一身”强调个人在漫长历史面前的渺小;“千年望”则表现出对未来无限的向往与思考。而“两眼空看万事非”则是诗人面对现实中的种种不公,感到无力改变,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

最后,“闻说韦编日开阅,可应三复叹知几。”表达了诗人对于古籍的尊重和学习态度。这里“韦编”指的是用皮革装订的书籍,即古代的典籍;“日开阅”表示诗人每天都在研读这些书籍,而“三复叹知几”则说明他对经典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和赞赏。

总体来看,这首诗既包含了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