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植樗轩赏析

植樗轩

元末明初 · 丁鹤年
徂徕苍松干,峄阳孤桐枝。
矫矫卧龙节,娟娟栖凤姿。
桐中琴瑟松栋梁,采之斲之生辉光。
明堂清庙即登用,回首故山云路长。
凤凰不来龙亦去,樗散当轩承雨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苍松挺拔、峄阳孤桐秀美的画面,犹如卧龙和栖凤,展现出它们独特的形态和品质。诗人将这两种树木比喻为珍贵的乐器(琴瑟)和栋梁材料,暗示其价值不凡。他进一步表达了对这些木材被用于明堂清庙的赞美,认为它们将会在那里发出耀眼的光辉,体现其在重要场合的用途。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笔锋一转,借凤凰不来、龙亦离去,寓意人才的流失,暗示了作者对于时局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尽管如此,他仍然以樗木自比,即使身处平凡,也能承受雨露,坚守自己的位置,体现了坚韧和淡泊的人生态度。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性强,既有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也包含了深沉的人生哲理。

词语解释

不来的意思:(1).不归。《诗·小雅·采薇》:“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朱熹 集传:“来,归也。”(2).逸诗《貍首》的别称。因貍一名不来,故称。《汉书·郊祀志上》:“后五十年, 周灵王 即位。时诸侯莫朝 周 , 萇弘 乃明鬼神事,设射《不来》。”按《史记·封禅书》作“设射《貍首》”。 裴骃 集解引 徐广 曰:“貍,一名不来。”...

樗散的意思:(1).樗木材劣,多被闲置。比喻不为世用,投闲置散。 唐 杜甫 《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诗:“ 郑公 樗散鬢成丝,酒后常称老画师。” 清 顾炎武 《岁暮》诗:“壮岁尚无闻,及今益樗散。”(2).用作谦词。 宋 司马光 《为庞相公谢官表》:“何意天恩横被,宸睠曲成,猥抡樗散之才,专委栋隆之任。” 明 许潮 《龙山宴》:“鹤髮经秋,樗散堪乘莲叶舟。皂帽非吾偶,白接非吾首。”...

登用的意思:进用。《史记·夏本纪》:“ 舜 登用,摄行天子之政。” 唐 杜甫 《上韦左相二十韵》:“才杰俱登用,愚蒙但隐沦。” 元 关汉卿 《玉镜台》第一折:“我想方今贤臣登用,际遇圣主。”《明史·儒林传序》:“嗣世承平,文教特盛,大臣以文学登用者,林立朝右。”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今夫建立一政,登用一人,而肺腑昵近之地,羣相讙譊,朋疑众难,杂沓而至。”...

栋梁的意思:◎ 栋梁 dòngliáng(1) [ridgepole]∶屋顶最高处的水平木梁,支承着椽子的上端(2) [atlas]∶身负重担的人;能担负责任的人材(3) [pillar]∶比喻担负国家重任的人他们是国家的栋梁...

凤姿的意思:凤凰的英姿。常用以称美别人。 唐 刘禹锡 《浙西李大夫示述梦并酬和浙东元相公斐然继声》:“凤姿常在竹,鷃羽不离蒿。”自注上句指“二公”,下句“自谓”。...

凤凰的意思:◎ 凤凰 fènghuáng[feng huang;fung-hwang;a Chinese phoenix] 具有鲜艳羽毛和优美体型和动作的一种鸟,从前中国皇宫里将它驯养,并与神话中的凤凰相联系,作为好运的象征,有人认为它就是眼斑冠雉(青鸾)...

故山的意思:旧山。喻家乡。 汉 应瑒 《别诗》之一:“朝云浮四海,日暮归故山。” 唐 司空图 《漫书》诗之一:“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鶯声似故山。” 宋 秦观 《吕与叔挽章》之一:“追惟献岁发春间,和我新诗忆故山。” 凌景坚 《寄十眉》诗:“应被故山猿鹤笑,我偏无计渡 汾 南。”...

孤桐的意思:(1).特生的梧桐。《书·禹贡》:“ 嶧 阳孤桐。” 孔 传:“孤,特也。 嶧山 之阳,特生桐,中琴瑟。” 南朝 齐 谢朓 《游东堂咏桐》:“孤桐北窗外,高枝百尺餘。” 唐 司空图 《成均讽》:“孤桐韜响,惟均雨露之濡; 泗 石含清,未冠云韶之节。” 明 高启 《题陈节妇》诗:“妾本孤桐断作琴,一絃只作一絃音。”(2).因 峄阳 孤桐中琴瑟,故后以“孤桐”为琴的代称。据《风俗通》,梧桐生於 峄山 之阳,岩石之上,采东南孙枝为琴,声极清亮。 唐 王昌龄 《琴》诗:“孤桐祕虚鸣,朴素传幽真。髣髴絃指...

辉光的意思:◎ 辉光 huīguāng(1) [glow]∶辉光放电管中,由于电极间产生稀薄气体放电现象而在阴极附近产生的光(2) [brilliance;glory;radiance]∶光辉华采...

回首的意思:[释义](1) (动)把头转向后方。 (2) (动)〈书〉回顾;回忆。回首往事。(作谓语) [构成]动宾式:回|首...

矫矫的意思:◎ 矫矫 jiǎojiǎo(1) [gallant]∶形容英勇威武矫矫大将(2) [preeminent]∶超凡脱俗,不同凡响矫矫不群...

娟娟的意思:(1).姿态柔美貌。 唐 杜甫 《寄韩谏议注》诗:“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 洞 庭 望八荒。” 宋 苏洵 《张益州画像记》:“有女娟娟,闺闥闲闲。”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英》:“遇一二八女郎,姿致娟娟,顾之微笑,似将有言。” 冰心 《往事二》三:“仿佛万一,只能说是似娟娟的静女,虽是照人的明艳,却不飞扬妖冶。”(2).长曲貌。《文选·鲍照<翫月城西门廨中>》诗:“始出西南楼,纤纤如玉钩。末映东北墀,娟娟似娥眉。” 李善 注:“《上林赋》曰,‘长眉连娟’。” 唐 沉佺期 《自昌乐郡溯流至白石岭...

来龙的意思:(1).旧时堪舆家以山势为龙,称其起伏绵亘的姿态为龙脉。来龙,指龙脉的来源。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二:“ 朱文公 尝与客谈世俗风水之説,因曰:‘ 冀州 好一风水,云中诸山来龙也。’”《西游记》第一回:“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二章:“风水先生用他的生花的口舌对老地主说明了那里是来龙,那里是去脉。”(2).泛指事物的来源。 清 钱谦益 《读杜小笺下·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学 杜 者专法此等诗,模拟其槎牙突兀,麤皮老干,以为...

龙节的意思:(1).龙形符节。《周礼·地官·掌节》:“凡邦国之使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 郑玄 注:“泽多龙,以金为节,铸象焉。”(2).泛指奉王命出使者所持之节。 唐 王维 《平戎辞》:“卷旆生风喜气新,早持龙节静边尘。” 宋 苏轼 《表忠砚碑》:“金券玉册,虎符龙节。” 明 宋濂 《浙东行省右丞李公武功记》:“倬彼 李公 ,实涖东 浙 。虎符煌煌,侑以龙节。导宣皇灵,德柔威刷。” 清 朱彝尊 《送少詹王先生代祀南海》诗:“先生储端乍迁秩,诞持龙节临百蛮。”(3).竹节。亦借指竹。 袁枚 ...

路长的意思:路途遥远。 宋 李清照 《渔家傲》词:“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明 清 时少数民族的首领。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 天命 三年, 东海 虎尔哈 路长率百户来朝。”...

明堂的意思:◎ 明堂,明唐 míngtáng,míngtáng(1) [courtyart;ground for drying grains] 〈方〉∶打晒粮食的场地;院子(2) [palace (in ancient times, a place for an emperor to declare punishment and prize or instructions)] ∶古代帝王宣明政教、举行大典的地方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乐府诗集·木兰诗》...

琴瑟的意思:◎ 琴瑟 qínsè[be on friendly terms] 比喻夫妻感情和睦窈窕涉女,琴瑟友之。——《诗·周南·关雎》妻子好合,如鼓琴瑟。——《诗·小雅·常棣》...

生辉的意思:◎ 生辉 shēnghuī(1) [glorify]∶照得光辉夺目晶莹闪烁的枝形吊灯使满室生辉(2) [add splendor]∶增添光彩古刹生辉...

松栋的意思:指华屋。 清 顾炎武 《尧庙》诗:“土阶依玉座,松栋冠平田。”参见“ 松栋云牖 ”。...

卧龙的意思:◎ 卧龙 wòlóng[outstanding person who lives in solitude] 比喻隐居或未露头角的杰出人才诸葛孔明者,卧龙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峄阳的意思:峄山 的南坡。借指精美的琴。语本《书·禹贡》:“ 嶧 阳孤桐。” 晋 葛洪 《抱朴子·擢才》:“嶧阳云和,不为不御而息唱,以竞显於淫哇。”参见“ 嶧阳孤桐 ”。...

雨露的意思:◎ 雨露 yǔlù[rain and dew] 雨和露,比喻恩惠、恩泽...

云路的意思:(1).云间,天上。 隋 江总 《游摄山栖霞寺》诗:“烟崖憇古石,云路排征鸟。” 唐 王勃 《驯鸢赋》:“质虽滞於城闕,策已成於云路。” 明 屠隆 《綵毫记·汾阳报恩》:“多谢神明救妾身。若非云路金戈现,怎免 崑冈 玉石焚。” 清 谭嗣同 《述怀》诗:“瀏瀏飘天风,云路将翔翱。”(2).上天之路,升仙之路。 南朝 齐 谢超宗 《昭夏乐》:“神娱展,辰斾回。洞云路,拂琁阶。”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上》:“ 公房 升仙之日,壻之行未还,不获同阶云路。”《云笈七籤》卷九九:“飘飘上云路,黯...

徂徕的意思:亦作“ 徂来 ”。1.山名。又名 尤来 、 尤崃 、 尤徕 。在 山东省 泰安县 东南。《诗·鲁颂·閟宫》:“ 徂来 之松, 新甫 之柏。是断是度,是寻是尺。”后因以“徂徠”指生长栋梁之材的大山。 唐 刘禹锡 《崔公神道碑》:“善积家肥,子孙多材,如彼榱栋,必生 徂徠 。” 明 徐渭 《抱琴美人图》诗:“有时求柱桷,不信舍 徂徠 。”(2).往复。 郭沫若 《文艺论集·论诗三札二》:“这风便是所谓直觉、灵感,这起了的波浪便是高涨着的情调,这活动着的印象便是徂徕着的想象。”...

峄阳孤桐的意思:峄山 南坡所生的特异梧桐,古代以为是制琴的上好材料。语出《书·禹贡》:“羽畎夏翟, 嶧 阳孤桐。” 孔 传:“ 嶧山 之阳,特生桐,中琴瑟。” 唐 李白 《琴赞》:“ 嶧 阳孤桐,石耸天骨,根老冰泉,叶苦霜月。” 王琦 注引《封氏闻见记》:“土人云:此桐所以异於常桐者,诸山皆发地兼土,惟此山大石攒倚,石间周围皆通人行,山中空虚,故桐木絶响,是以珍而入贡也。” 唐 刘禹锡 《平齐行》之一:“胡尘昔起 蓟 北门, 河南 地属 平卢军 ,貂裘 代 马绕 东岳 , 嶧 阳孤桐削为角。”亦省作“ 嶧阳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