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栖贤退院留别各刹二首(其一)赏析

栖贤退院留别各刹二首(其一)

明 · 释函是
庐峰有寺不容住,瓢笠随身一锡轻。
忍见袈裟甘俯伏,非关高视猎清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离开庐山寺时的复杂心情。首句“庐峰有寺不容住”,透露出庐山寺并非他理想的栖息之所,或许是因为某种原因,他感到无法真正融入或适应那里。接着,“瓢笠随身一锡轻”描述了僧人简朴的生活方式和轻装上路的状态,暗示着他对于物质的淡泊。

“忍见袈裟甘俯伏”,表达了僧人对于自己不得不屈从于某种形式或规矩的无奈与痛苦。这里的“俯伏”可能象征着对某种传统或权威的妥协,而“袈裟”则是僧侣身份的标志。这句诗反映了僧人在追求精神自由与世俗约束之间的挣扎。

最后一句“非关高视猎清名”,则表明了僧人并非为了追求名声而做出选择,而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促使他离开。这里的“高视”可能暗指对名声的渴望或追求,而“猎清名”则可能是对名声的追逐。这句话强调了僧人的行为动机并非出于世俗的功利考虑,而是出于内心的信仰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象征性的语言,展现了僧人在面对内心信仰与外部环境冲突时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他对精神自由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