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戌元日
清末民国初 · 陈宝琛
谁分行年过务观?旁人又以儗衡山。
愧无文采风流似,傥及承平气象还。
庭树手栽聊可荫,门桃亲署莫嫌孱。
养生岂外庖丁理,挂壁雕弧不再弯。
愧无文采风流似,傥及承平气象还。
庭树手栽聊可荫,门桃亲署莫嫌孱。
养生岂外庖丁理,挂壁雕弧不再弯。
鉴赏
这首诗是陈宝琛在甲戌年的元日所作,表达了一位老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自己与历史上的文采风流之人进行比较,表达了对自己才华的谦逊和对过去盛世景象的向往。
首联“谁分行年过务观?旁人又以儗衡山。”以“务观”和“衡山”为喻,前者指宋代文学家陆游,后者可能是指古代的名山,通过这两个典故,诗人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自身年华逝去的感慨。
颔联“愧无文采风流似,傥及承平气象还。”诗人自谦没有像陆游那样文采飞扬,但希望自己的生活还能回到往昔太平盛世的景象,流露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
颈联“庭树手栽聊可荫,门桃亲署莫嫌孱。”诗人回忆起亲手栽种的树木可以为庭院遮阴,亲自题写的门桃(可能指的是门上的装饰)虽不完美,但也足以自足,体现了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对个人努力的认可。
尾联“养生岂外庖丁理,挂壁雕弧不再弯。”引用了《庄子》中的“养生之道”,即养生并非外在的追求,而是内心的平静与和谐。同时,“挂壁雕弧不再弯”可能暗含着对人生经历的总结,表示过去的种种努力和挑战都已经成为了过去,现在需要的是放下,保持内心的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个人生活细节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时间、历史、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