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君子之四明
宋 · 龚宗元
短亭祖帐接平川,柳拂回波系画船。
渐向落晖分绣袖,忍听离曲怨鹍弦。
云连稽岭应怀古,路近花源好访仙。
那更凭高望天际,江堤烟重草绵绵。
渐向落晖分绣袖,忍听离曲怨鹍弦。
云连稽岭应怀古,路近花源好访仙。
那更凭高望天际,江堤烟重草绵绵。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短亭:小型的送别亭。祖帐:古代饯别时设的大帐。
平川:广阔的平原。
柳拂:柳条轻轻摆动。
回波:倒映在水中的波纹。
画船:装饰华丽的船只。
渐向:渐渐接近。
落晖:落日余晖。
绣袖:绣有精美图案的衣袖。
鹍弦:鹍鸡的羽毛制成的琴弦,泛指琴弦。
稽岭:古代地名,今浙江绍兴一带。
怀古:怀念古人或历史。
花源:传说中桃花盛开的地方,象征隐逸生活。
访仙:寻找神仙或隐士。
凭高:登高。
天际:天边。
江堤:江边的堤岸。
烟重:烟雾浓厚。
草绵绵:草木茂盛连绵。
翻译
短亭边的祖帐连接着平坦的原野,柳条轻拂水面,系住画船如诗如画。夕阳下,衣袖渐次分开,难忍倾听离别之曲,哀怨的瑟声触动人心。
遥想云雾缭绕的稽岭,怀古之情油然而生,近处花源之地,适宜寻仙问道。
更无法忍受登高远眺,只见江堤上烟雾弥漫,草木连绵,天际无尽的苍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陈君子前往四明的情景。首句"短亭祖帐接平川",以短亭和祖帐(古代饯行的场所)起笔,展现出送别的开阔场景,与平坦的原野相连。次句"柳拂回波系画船",通过柳条轻拂水面,挽留着友人的画船,营造出依依惜别的氛围。
"渐向落晖分绣袖",夕阳西下,暗示时间流逝,诗人与友人分别,各自披上绣衣,画面感伤。"忍听离曲怨鹍弦",进一步渲染离别的情绪,借哀怨的乐声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不舍。
"云连稽岭应怀古",诗人遥想友人将要经过的稽山,引发对历史的怀想,增添了旅途的文化内涵。"路近花源好访仙",则寄寓对友人寻仙问道的美好祝愿,希望他在旅途中能有所收获。
最后两句"那更凭高望天际,江堤烟重草绵绵",诗人自己不愿再登高眺望,因为江堤上烟雾弥漫,草木连绵,只会加重离愁。整首诗情感深沉,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离别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