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二首(其二)
元 · 马祖常
玉女泉边翠藻多,石池涵影媚宫娥。
可怜绣岭啼春鸟,犹似梨园弟子歌。
可怜绣岭啼春鸟,犹似梨园弟子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骊山之景,以玉女泉为中心,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玉女泉边翠藻多”,点明地点,以“玉女泉”为背景,突出其周围绿意盎然的景象,“翠藻多”则生动地描绘了水边植物繁茂的生机勃勃之态。
接着,“石池涵影媚宫娥”,进一步扩展画面,将视线引向石池,池中倒映着周围的景物,如同宫女般美丽动人,这里的“媚”字,不仅形容了池水的清澈和倒影的迷人,也暗含了一种女性化的柔美与优雅。
后两句“可怜绣岭啼春鸟,犹似梨园弟子歌”,将视角转向自然界的生灵——春鸟的啼鸣,与前文的人文景观形成对比,增添了诗作的生动性和层次感。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鸟儿的啼声比作梨园弟子的歌声,既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也暗示了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延续,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而富有诗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骊山及其周边环境的美丽与和谐,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与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