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桥望月歌
清 · 姜任修
廿四桥下秋水清,廿四桥上秋月明。
水清月明两相向,登桥一望知秋情。
秋入江南早,凋动江南草。
可惜杜司勋,不耐秋风老。
风飒飒,露泥泥。
砧杵急,鸿雁飞。
青楼十二今何在,梦绕扬州归未归。
桥下水流流不止,繁华流入西江里。
二分明月谁为绳,尚在人间照空水。
水清月明两相向,登桥一望知秋情。
秋入江南早,凋动江南草。
可惜杜司勋,不耐秋风老。
风飒飒,露泥泥。
砧杵急,鸿雁飞。
青楼十二今何在,梦绕扬州归未归。
桥下水流流不止,繁华流入西江里。
二分明月谁为绳,尚在人间照空水。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姜任修的《二十四桥望月歌》描绘了一幅江南秋夜的画卷。诗中以“廿四桥”和“秋水”、“秋月”为背景,展现出清冷而明亮的月色与清澈的河水相互映照的景象,寓含了诗人对季节更迭的感慨。"秋入江南早,凋动江南草"表达了秋天的到来使江南草木开始凋零,暗示时光无情。
诗人借杜司勋之典故,感叹岁月催人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接下来的"风飒飒,露泥泥",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渲染出秋夜的凉意。"砧杵急,鸿雁飞"则增添了寂寥的气氛,暗示离别与思念之情。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怀旧与梦境,"青楼十二今何在"表达了对往昔扬州繁华的追忆,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梦绕扬州归未归"流露出诗人对能否回到过去的迷茫。最后,诗人以"二分明月"象征永恒不变的月光,照见流水和空中的倒影,寓意着对美好记忆的永恒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故乡情怀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