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答泰州曾侍郎
宋 · 陈师道
千里驰诗慰别离,诗来吟咏转悲思。
静中取适庸非计,林下相从会有时。
生理只今那得说,交情从昔见于斯。
含毫欲下还休去,怀抱何由得细知。
静中取适庸非计,林下相从会有时。
生理只今那得说,交情从昔见于斯。
含毫欲下还休去,怀抱何由得细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千里:形容距离遥远。驰诗:快速传递诗歌。
别离:离别。
悲思:悲伤的情绪。
静中:在宁静的时候。
庸非计:并非长久之策。
林下:指隐居或清闲之地。
相从:相互陪伴。
生理:日常生活琐事。
那得说:无法详细述说。
交情:友情。
见于斯:体现在这里。
含毫:拿着笔。
休去:停下。
怀抱:内心的情感。
何由:如何能够。
细知:详细表达。
翻译
用千里传诗来安慰离别之情,读诗时情感愈发悲伤。在宁静中寻找乐趣并非长久之计,或许将来有一天能在树林中相聚。
如今生活琐事繁多,无法详谈,但友情自古以来就在这里体现。
提笔欲写却又放下,心中的情感如何能完全表达出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所作的《寄答泰州曾侍郎》,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曾侍郎之间的深厚友情和因别离而产生的悲思。首句“千里驰诗慰别离”描绘了诗人通过长途寄诗的方式,试图缓解与友人的离别之痛,体现了友情的珍贵。第二句“诗来吟咏转悲思”则进一步表达了读到对方诗作后,诗人的情绪更加深沉。
“静中取适庸非计,林下相从会有时”意味着在平静的生活中寻求安慰并非长久之计,但期待着未来能有机会再次相聚,共享林下时光。接下来,“生理只今那得说”暗示了诗人当前生活的艰难,使得谈论个人生计显得不合时宜。
“交情从昔见于斯”强调了友情自古以来就体现在这样的诗篇往来之中,情感真挚。最后两句“含毫欲下还休去,怀抱何由得细知”,诗人拿起笔又放下,表达了对内心复杂情感的难以言表,以及对彼此深厚感情的理解难以言传。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对未来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