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将军金碧山水图
四围青嶂合,一望绿川长。
野浦全春树,人家半夕阳。
峰峦看似绣,草木讶闻香。
冻竹澌银雪,寒风落锦霜。
楼思王粲倚,谷忆郑生藏。
石发和烟润,林衣浥露光。
日华初布暖,风信未经凉。
水泛蛟龙迫,岩居豺虎防。
鱼情空渺漠,雁思更微茫。
独浩巢松兴,多怀辟谷方。
天台与蓬岛,对此永相忘。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周玄的《小李将军金碧山水图》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富有诗意的山水画卷。首联"池岛疑秦属,云山似洛疆"以历史典故起笔,暗示画面中山水的古老与辽阔,仿佛连接着秦地与洛水流域。接着,"四围青嶂合,一望绿川长"展现了山水的层次感和连绵之美,山势险峻,川流不息。
"野浦全春树,人家半夕阳"描绘了野外渡口春意盎然,炊烟袅袅的村落映衬着夕阳余晖,营造出宁静而温馨的氛围。"峰峦看似绣,草木讶闻香"运用比喻,形容山峰如锦绣般斑斓,草木散发出清新的香气,令人陶醉。
"冻竹澌银雪,寒风落锦霜"则描绘了冬日景色,冰雪覆盖的竹子和如锦的霜花增添了画面的冷峻之美。诗人借景抒怀,"楼思王粲倚,谷忆郑生藏"暗寓自己对古代文人逸士的仰慕和隐逸之情。
"石发和烟润,林衣浥露光"进一步刻画自然的生动,石头在烟雾中显得湿润,树木在露水中闪烁着光泽。"日华初布暖,风信未经凉"描述阳光初升带来的温暖,还未感受到秋风的凉意,寓意生活中的希望与期待。
"水泛蛟龙迫,岩居豺虎防"象征着山水间的神秘与危险,鱼儿游弋,猛兽潜伏,增添了画面的生动动感。"鱼情空渺漠,雁思更微茫"表达诗人对自由飞翔的向往,以及对远方的无尽思绪。
最后,"独浩巢松兴,多怀辟谷方"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即使身处繁华世界,也能保持内心的宁静。"天台与蓬岛,对此永相忘"更是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希望能与这幅山水画中的美景融为一体,忘却尘世纷扰。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将山水画的意境生动地转化为文字,展现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鉴赏力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词语解释
辟谷的意思:(1).谓不食五谷。道教的一种修炼术。辟谷时,仍食药物,并须兼做导引等工夫。《史记·留侯世家》:“乃学辟穀,道引轻身。”《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 弘景 善辟穀导引之法,自隐处四十许年,年逾八十而有壮容。”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七:“偶遇真人,授丹砂,辟穀有年,身轻於羽。” 明 朱鼎 《玉镜台记·燃犀》:“辟穀餐霞,生涯一鉢盂,羽化住 蓬壶 。” 清 纳兰性德 《拟古》诗之三四:“饮酒虽达生,辟穀乃长年。”(2).泛指不吃饭。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二·粱》﹝集解﹞引 孟詵 曰:“青粱...
草木的意思:(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变化,草木蕃。”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 太行 之阳有 盘谷 , 盘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鲜少。” 明 刘基 《<悦茂堂诗>序》:“故人不得其性则痛,鸟兽不得其性则瘏,草木不得其性则萎以枯。”(2).指荒野。《韩非子·说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饿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3).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唐 陈子昂 《谏刑书》:“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苏轼 《笏记》之一:...
豺虎的意思:(1).豺与虎。泛指猛兽。《诗·小雅·巷伯》:“取彼譖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 晋 张载 《七哀诗》:“季世丧乱起,贼盗如豺虎。” 明 李东阳 《风雨叹》诗:“山豗谷汹豺虎嘷,万木尽拔乘波涛。” 清 陈鹏年 《新春杂感次韵和中山》:“蛟螭蟠地轴、豺虎踞天关。”(2).喻凶狠残暴的寇盗、异族入侵者。 汉 王粲 《七哀诗》:“ 西京 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唐 杜甫 《久客》诗:“狐狸何足道,豺虎正纵横。”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国猷》:“当时 燕 蓟 沦于 契丹 不能取,是中国与豺...
池岛的意思:池中的小块陆地。 唐 羊士谔 《林馆避暑》诗:“池岛清阴里,无人泛酒船。”...
发和的意思:谓诱发和睦之心。《史记·太史公自序》:“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 晋 张华 《晋宴会歌》:“欢足发和,酣不忘礼。”...
峰峦的意思:◎ 峰峦 fēngluán[ridges and peaks] 连绵的山峰峰峦起伏峰峦重叠...
风信的意思:(1).随着季节变化应时吹来的风。 唐 张继 《江上送客游庐山》诗:“晚来风信好,併发上 江 船。” 宋 陆游 《游前山》诗:“屐声惊雉起,风信报梅开。”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二:“ 臺湾 风信与他海殊异……正、二、三、四月发者为颶,五、六、七、八月发者为颱。”参见“ 二十四番花信风 ”。(2).信息;消息。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三折:“若遇见 朱太守 的夫人,索与他寄一个烧的着燎的着风信。”《西游记》第二六回:“前日 老孙 只偷了三个,那一个落下地来,土地説这宝遇土而入, 八戒 只嚷我打了偏手...
寒风的意思:◎ 寒风 hánfēng[cold wind] 寒冷的北风寒风刺骨...
蛟龙的意思:◎ 蛟龙 jiāolóng[my thical flood dragon] 传说中能使洪水泛滥的一种龙...
林衣的意思:指树叶。 唐 宋之问 《发藤州》诗:“石髮缘溪蔓,林衣扫地轻。”...
露光的意思:(1).露水珠反射出来的光耀。 唐 元稹 《夜合》诗:“綺树满朝阳,融融有露光。” 老舍 《四世同堂》七五:“花儿吐出蕊,叶儿上闪着露光。”(2).借指露水珠。 南朝 梁元帝 《和刘尚书侍五明集诗》:“露光枝上宿,霞影水中轻。” 隋 江总 《答王筠早朝守建阳门开》诗:“御沟槐影出,仙掌露光晞。” 唐 刘禹锡 《谢窦员外旬休早凉见示诗》:“风韵渐高梧叶动,露光初重槿花稀。”...
渺漠的意思:(1).广漠无际。 晋 葛洪 《<关尹子>序》:“茫茫乎若履横杖而浮乎大海之渺漠。” 宋 张表臣 《蓦山溪·游甘露寺》词:“欸乃数声歌,但渺漠、江山烟树。” 殷夫 《孩儿塔·我醒时……》诗:“我的诗和彩虹一样,从海起入天中,直贯着渺漠的宇宙,吹嘘着地球的长孔。”(2).渺无影踪。 明 高明 《琵琶记·乞丐寻夫》:“他魂渺漠,我没倚託;程途万里,教我怀夜壑。”(3).极小的重量单位。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双树幻钞中》:“今中国算数微尘渺漠,名或出此云。”...
蓬岛的意思:即 蓬莱山 。 唐 李白 《古风》之四八:“但求 蓬岛 药,岂思农鳸春?” 清 唐孙华 《同年沉昭嗣明府谈杭州西溪之胜》诗:“ 桃源 与 蓬岛 ,仙界疑未遥。”参见“ 蓬莱 ”。...
青嶂的意思:如屏障的青山。《文选·沉约<锺山诗应西阳王教>》:“鬱律构丹巘,崚嶒起青嶂。” 吕向 注:“山横曰嶂。” 唐 杜甫 《月》诗之一:“若无青嶂月,愁杀白头人。” 宋 贺铸 《凌歊·铜人捧露盘引》词:“控沧江,排青嶂, 燕臺 凉。”...
人家的意思:[释义](1) (代)指自已或某人以外的人;别人。人家都不怕;就你怕。(作主语) (2) (代)指某个人或某些人;意思跟‘他’相近。你把东西快给人家送回去吧。(作宾语) (3) (代)指‘我’(有亲热或俏皮的意味)。原来是你呀;差点没把人家吓死。(作宾语) [构成]附加式 [反义]自己...
日华的意思:(1).太阳的光华。 南朝 齐 谢朓 《和徐都曹》:“日华川上动,风光草际浮。” 唐 韩偓 《漫作》诗之一:“暑雨洒和气,香风吹日华。” 宋 司马光 《同舍会饮金明沼上书事》诗:“日华駘荡金明春,波光浄緑生鱼鳞。” 清 唐孙华 《喜吕无党及第》诗:“卿云瑞靄日华边,臚唱声闻玉陛宣。”(2).道家指太阳的精华。 汉 刘向 《列仙传·关令尹喜》:“ 尹喜 抱关,含德为务;挹漱日华,仰玩玄度。”《黄庭内景经·琼室》“专闭御景乃长寧” 唐 梁丘子 注:“瞑目握固,存日中五色流霞来绕一身,於是日光流霞...
生藏的意思:犹生圹。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五:“左补闕 毕乾泰 , 瀛州 任丘 人,父母年五十,自营生藏讫。至父年八十五,又自造棺。”参见“ 寿藏 ”。...
石发的意思:生于水边石上的苔藻。《初学记》卷二七引 晋 周处 《风土记》:“石髮,水苔也,青緑色,皆生於石也。” 唐 杨炯 《青苔赋》:“别生分类, 西京 南越 ,则乌韭兮緑钱,金苔兮石髮。” 宋 林逋 《过芜湖县》诗:“更好两三僧院舍,松衣石髮鬭山幽。”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十·陟厘》:“石髮有二,生水中者为陟釐,生陆地者为乌韭。”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卷下:“调山薯羹,煮脱粟饭,水母石髮,俊味臚陈。”...
思王的意思:三国 魏 曹植 封 陈思王 ,简称“思王”。 唐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韵》:“ 班女 恩移 赵 , 思王 赋感 甄 。”...
四围的意思:◎ 四围 sìwéi[all around] 四周;周围在房子四围遍植花草...
天台的意思:(1).谓尚书台、省。《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天臺县远,众所絶意。”《北齐书·文宣帝纪》:“仍摄天臺,总参戎律。”《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二年》:“臣何敢久污天臺、辱东朝乎?” 胡三省 注:“天臺,谓尚书省。”参见“ 三臺 ”。(2).对太守、县令等地方行政官的尊称。《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太守道:‘他怎么敢赖你?’ 程元 道:‘……万乞天臺老爷做主。’” 明 郑仲夔 《耳新·经国》:“今幸遇天臺,夫冤庶伸有日。”山名。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天台 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明 ...
微茫的意思:◎ 微茫 wēimáng[hazy;blurred] 迷漫而模糊烟涛微茫信难求。——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月色微茫...
夕阳的意思:◎ 夕阳 xīyáng[the setting sun] 傍晚的太阳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相忘的意思:彼此忘却。《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於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宋 苏轼 《送穆越州》诗:“江海相忘十五年,羡君松柏蔚苍颜。” 白采 《被摈弃者》:“我宝宝一天一天的烦聒我,同伴都像与我相忘了。”...
岩居的意思:亦作“嵓居”。山居,多指隐居山中。《庄子·达生》:“ 鲁 有 单豹 者,巖居而水饮,不与民共利。” 唐 权德舆 《送商州杜中丞赴任》诗:“ 綺皓 清风千古在,因君一为谢巖居。” 宋 范仲淹 《赠方秀才》诗:“高尚继先君,嵓居与俗分。” 清 周亮工 《赠胶西张用之》诗:“如此巖居应满志,自忘宿世占时名。”...
一望的意思:(1).眺望一下;看一下。 南朝 梁 王僧孺 《落日登高》诗:“凭高且一望,目极不能捨。” 宋 孙光宪 《浣溪沙》词:“蓼岸风多橘柚香, 江 边一望 楚 天长。”《西游记》第三六回:“佇立草坡,一望并无客旅。”《儿女英雄传》第五回:“隔墙一望,里面塔影冲霄,松声满耳,香烟冷落,殿宇荒凉。”(2).指目力所及的距离。亦泛指较近的距离。 元 王实甫 《丽春堂》第一折:“则见贝闕蓬壶一望中。”《三国演义》第四九回:“ 武昌 一望之地,最为紧要。”《西游记》第九三回:“我这寺一望之前,乃是 舍卫国 。”...
云山的意思:(1).云和山。 南朝 梁 吴均 《同柳吴兴乌亭集送柳舍人》诗:“云山离晻曖,花雾共依霏。” 唐 王昌龄 《过华阴》诗:“云起 太华山 ,云山共明灭。” 宋 苏舜钦 《无锡惠山寺》诗:“云山相照翠会合,殿阁对起凉参差。”(2).高耸入云之山。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云山万里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 唐 皇甫冉 《送王司直》诗:“西塞云山远,东风道路长。”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既而 秋圃 揭换壁纸,又得数诗……又一首曰:‘咫尺楼窗夜见灯,云山似阻几千层。’”(...
郑生的意思:汉 刘向 《列仙传·江妃二女》:“﹝江妃二女﹞出游於 江 汉 之湄,逢 郑交甫 。见而悦之,不知其神人也。谓其僕曰:我欲下请其佩……(二女)遂手解佩,与 交甫 。 交甫 悦受而怀之中,当心。趋去数十步视佩,空怀无佩。顾二女,忽然不见。”后世词曲中简称 郑交甫 为 郑生 。 元 李好古 《张生煮海》第一折:“海岸东头信步行,听琴女子最关情。有缘有分能相遇,何必江皋笑 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