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早寒书怀赏析

早寒书怀

清末民国初 · 曹家达
归鸟响寒竹,颓云上废城。
閒行不觉晚,对此发遥情。
朝市几陵谷,岁时催变更。
世无鲁连子,谁为念神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傍晚的景象,通过归鸟、寒竹、颓云和废城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萧瑟而沉静的氛围。诗人独自漫步,不觉已至黄昏,面对此景,思绪万千,不禁生发出对历史变迁、世事无常的感慨。

“归鸟响寒竹”,描绘了归巢之鸟在寒冷竹林中鸣叫的情景,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颓云上废城”,颓云缓缓升腾,覆盖着废弃的古城墙,这一景象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隐喻了历史的沧桑和时间的流逝。“闲行不觉晚”,诗人悠然自得地行走,不知不觉间天色已晚,这既是对时间流逝的不经意察觉,也是对当下生活状态的写照。“对此发遥情”,面对眼前景象,诗人产生了深远的情感,可能是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对未来的憧憬,或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接下来,“朝市几陵谷,岁时催变更”,这两句诗表达了对社会变迁的感慨。朝市(指繁华的市场或都市)经历了多次兴衰更迭,时间无情地推移,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之中。这种对历史循环和时间流逝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宇宙永恒的深刻理解。

最后,“世无鲁连子,谁为念神京”两句,借用了战国时期义士鲁仲连的故事,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鲁仲连以其高尚的品德和智勇双全的行动,成为了后世君子的典范。诗人在此处表达了自己的遗憾,即在这个时代似乎找不到像鲁仲连那样的英雄人物,来为国家的兴盛和人民的福祉发声,流露出对现实社会道德沦丧的担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审美视角,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