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全国辅竹溪清寓
宋 · 曾丰
亭前轧轧日百舆,桥上剥剥日万屦。
莫非失脚声利然,谁复回头情性故。
子云一区二者间,讲玄之外何所关。
江山有我目迎送,鱼鸟无他心往还。
玻璃横眠苍玉立,开关不信尘敢入。
太无在上吞以胸,群有来前挫于笔。
笔端胸次患不清,一过于清天所憎。
推归玉笋头边立,送去金鳌背上行。
莫非失脚声利然,谁复回头情性故。
子云一区二者间,讲玄之外何所关。
江山有我目迎送,鱼鸟无他心往还。
玻璃横眠苍玉立,开关不信尘敢入。
太无在上吞以胸,群有来前挫于笔。
笔端胸次患不清,一过于清天所憎。
推归玉笋头边立,送去金鳌背上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繁忙而宁静的画面,通过"亭前轧轧日百舆,桥上剥剥日万屦",诗人生动地展现了车马络绎不绝的市井景象。然而,这种喧嚣中,诗人却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子云一区二者间,讲玄之外何所关",表达了他对道家玄学的追求,认为世俗之事与内心修养无关。
"江山有我目迎送,鱼鸟无他心往还",诗人以自然景物自比,表现出超脱物外的洒脱,即使面对江山变换,也能以不变应万变。接下来的诗句,如"玻璃横眠苍玉立,开关不信尘敢入",运用奇特的意象,象征着诗人的心境如同玉质般纯净,不受世俗纷扰。
"太无在上吞以胸,群有来前挫于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胸襟和笔下的力量,能够包容万物,又能以文笔裁断世事。最后两句"笔端胸次患不清,一过于清天所憎。推归玉笋头边立,送去金鳌背上行",则揭示了诗人的智慧与超脱,他的心境清明,不被任何杂念所困扰,仿佛站在玉笋之巅或金鳌之上,自在行走于天地之间。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场景和深沉的哲理,展示了曾丰作为宋代文人对世事的独特见解和超脱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