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社十一集祝坡公第九百十一生日
清末近现代初 · 王易
江流入海万波鳞,谁识庐山面目真。
十上建言关大计,千秋谬解作词人。
琼楼玉宇终馀梦,芳草天涯忍送春。
锋隙三冬逋客泪,瓣香今又及兹辰。
十上建言关大计,千秋谬解作词人。
琼楼玉宇终馀梦,芳草天涯忍送春。
锋隙三冬逋客泪,瓣香今又及兹辰。
鉴赏
这首诗以江流入海的壮阔景象开篇,象征着诗人的才情如江水般深远,然而庐山真面难以识破,暗示了坡公(苏轼)的文学才华和深沉思想并未被世人完全理解。诗人提到坡公多次上书献策,涉及重大国事,而非仅以词人著称,表达了对坡公政治才能的敬仰。
接下来,诗人将坡公比作琼楼玉宇,虽如梦境般遥不可及,但仍寄托了对他的怀念。"芳草天涯忍送春"则寓言了岁月流转,即使在天涯海角,诗人也难以割舍对坡公的追思。最后,诗人感慨时光荏苒,寒冬时节仍流露出对坡公的思念之情,如同瓣香在冬日里传递哀思,表达出对坡公九百一十一岁生日的深深祝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山水意象和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坡公的崇敬与缅怀,以及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