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场中劳瘁弗怡偶念守谷赠韵再叠六首(其三)赏析

场中劳瘁弗怡偶念守谷赠韵再叠六首(其三)

明 · 孙承恩
茫茫尘海渺云烟,脱屣谁如疏傅贤。
宦迹久羁红日下,乡心已逐碧波前。
大烹野蔌同堪饫,锦服荷衣各自鲜。
不用广成参妙道,形神无累即真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首句“茫茫尘海渺云烟”以广阔的尘世比喻官场的纷扰,暗示了诗人对官场的疏离感。接着“脱屣谁如疏傅贤”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将自己比作能脱去官场束缚的疏傅,显示了对自由的追求。

“宦迹久羁红日下,乡心已逐碧波前”两句,通过对比官场的束缚与自然的自由,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的厌倦。在官场上停留已久,而内心却早已随着碧波流动,向往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大烹野蔌同堪饫,锦服荷衣各自鲜”则通过对比官场的奢华与自然的朴素,展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欣赏。即使是粗茶淡饭,也能享受其中的美味;而官场的锦衣华服,反而显得俗气。

最后,“不用广成参妙道,形神无累即真仙”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他认为,无需寻求高深的修行之道,只要心灵不受外物所累,就能达到如同神仙般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明代文人对官场束缚的不满以及对自然生活、精神自由的向往,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