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遣闷(其二)
清末民国初 · 陈肇兴
不用书生策,孤军更受围;有人谋弃甲,独我赋无衣。
去住多拘束,行藏有是非。
抚膺三叹息,万事与心违。
去住多拘束,行藏有是非。
抚膺三叹息,万事与心违。
鉴赏
这首诗名为《山中遣闷(其二)》,作者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陈肇兴。诗的内容主要表达了诗人在山中独处时的内心感受和困境。首句“不用书生策,孤军更受围”暗示了诗人虽无世俗权谋,却独自面对生活的艰难和困境,仿佛身处孤立无援的战场。接下来,“有人谋弃甲,独我赋无衣”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他人可能选择放弃,而他却只能坚守,无法得到援助。
“去住多拘束,行藏有是非”揭示了诗人心中的无奈和矛盾,他的行动和选择受到诸多限制,外界的评价和看法也让他感到困扰。最后两句“抚膺三叹息,万事与心违”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对现实的深深感叹,他感到自己的意愿与实际境遇相违背,充满了深深的无奈和哀叹。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的遭遇,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压力时的坚韧与无奈,以及对自由和理想无法实现的深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