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次韵赵漕(其二)赏析

次韵赵漕(其二)

宋 · 张栻
雨声历历来庭户,喜色津津到泽虞。
击壤径思同野老,名亭讵敢学坡苏。

注释

雨声:形容雨点落下发出的声音。
历历:清晰可闻的样子。
庭户:庭院和房屋。
喜色:喜悦的表情或氛围。
津津:形容喜悦的样子。
泽虞:水边的田地。
击壤:古代农夫唱歌劳动时的动作,象征朴实生活。
径思:心里想着。
野老:田野上的老人,指农夫。
名亭:有名的亭子,可能指苏轼建造的名亭。
讵敢:哪里敢,表示谦逊。
坡苏:坡仙苏东坡,指苏轼。

翻译

雨声滴滴答答地敲打着门窗,喜悦的气息弥漫到水边的田地。
我走在小路上,心中想着与农夫一样质朴的生活,不敢效仿坡仙苏东坡建亭的豪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栻的作品,名为《次韵赵漕(其二)》。诗人在此通过描绘雨景,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志趣。

"雨声历历来庭户,喜色津津到泽虞。"

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春雨绵绵的场景。雨水滋润着大地,为万物带来了生的气息。诗人用“喜色”形容雨后的泥土,表现出一种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喜悦。

"击壤径思同野老,名亭讵敢学坡苏。"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胸怀与志向。“击壤径思同野老”中的“野老”,常指隐逸之士,这里可能暗示诗人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古代隐逸者的景仰。而“名亭讵敢学坡苏”则表明诗人不愿意盲目模仿前人的成就(如唐代的坡仙李白、苏仙苏轼),而是希望有自己独特的文学追求和艺术风格。

整首诗通过对比春雨与泥土,隐逸与创作,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坚守自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