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翠岩寺壁
唐 · 曹松
何年话尊宿,瞻礼此堂中。
入郭非无路,归林自学空。
溅瓶云峤水,逆磬雪川风。
时说南庐事,知师用意同。
入郭非无路,归林自学空。
溅瓶云峤水,逆磬雪川风。
时说南庐事,知师用意同。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何年:不知何时。尊宿:前辈高人。
瞻礼:敬仰。
堂中:殿堂内。
入郭:进城。
非无路:并非没有路可走。
归林:归隐山林。
自学空:自我修行。
溅瓶:瓶中水溅起。
云峤:高山。
逆磬:磐石发出的声音逆风而上。
雪川风:雪川上的风。
南庐事:南庐的故事。
知师:理解老师。
用意:用心。
同:相同。
翻译
不知哪年能与您交谈,瞻仰这殿堂中的景象。进入城郭并非没有路径,回归山林我自选择清修。
瓶中水如山巅云雾,磐石声逆着雪川之风。
时常谈起南庐的故事,明白老师您的用心相同。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曹松的《书翠岩寺壁》,通过对古诗的鉴赏,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独特情怀和深邃意境。
“何年话尊宿,瞻礼此堂中。”开篇便以问世带来的深沉历史感和敬畏之心,透过时光的隧道回望古人,对于那些在这座庙宇中修行、留下传奇的人物表示崇敬。
“入郭非无路,归林自学空。”诗人的心境似乎随着步履而变化,从尘世间的喧嚣到山林中的寂静,每一步都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探索和净化。这里的“自学空”显示出诗人对于禅学的追求与悟性。
“溅瓶云峤水,逆磬雪川风。”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里,“云峤水”与“雪川风”的结合,不仅是外在景物的写实,更是内心世界的映射。
“时说南庐事,知师用意同。”最后两句诗,诗人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和对师长教诲的理解,表达了自己对于修行之道的深刻领悟。这里的“南庐”可能指的是某一特定的地理位置或是精神寄托,而“知师用意同”则显示出诗人与师尊之间在精神上的契合。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空间和心灵世界的探索,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修行以及自然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反映了唐代诗歌中常见的哲理思考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