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答朱正叔六首(其一)赏析

答朱正叔六首(其一)

明 · 欧大任
宝剑谁持托片心,江城何处不萧森。
为君欲请南昌尉,岂但金门可陆沉。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的《答朱正叔六首》之一,通过宝剑与托片心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忠诚与责任的深刻思考。

首句“宝剑谁持托片心”,以宝剑象征忠诚与力量,托片心则暗示了个人的信念与承诺。诗人似乎在问,谁能够承载这份忠诚之心,如同宝剑般坚定而不可动摇。这句诗不仅描绘了一幅宝剑与忠诚并存的画面,也蕴含了对持有者品质的期待和敬仰。

次句“江城何处不萧森”,运用了“江城”这一意象,描绘了一个充满萧瑟之感的城市景象。这里的“萧森”既指自然环境的荒凉,也暗喻社会风气的衰败。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忧虑和不满,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变革与希望的渴望。

后两句“为君欲请南昌尉,岂但金门可陆沉”,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志向与抱负。他想要为国家、为人民请缨,担任南昌尉这样的地方官职,不仅仅是为了改变金门(可能象征着国家的中心或权力核心)的沉沦,更是为了实现个人对于社会正义与进步的追求。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既有个人的雄心壮志,又怀有对国家和民众深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宝剑与忠诚、江城与萧瑟、请缨与变革等多重意象,构建了一个深邃而富有情感的世界,表达了诗人对于忠诚、责任与变革的深刻思考和强烈愿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