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堂雨坐用怀王郡公韵
明 · 邵宝
东行到海复回舟,百姓方歌郭细侯。
风幔正悬山上月,雨帆犹隔水中洲。
已知平野无遗病,谁信丰年有隐忧。
一望江湖俱在眼,吾堂还愧范公楼。
风幔正悬山上月,雨帆犹隔水中洲。
已知平野无遗病,谁信丰年有隐忧。
一望江湖俱在眼,吾堂还愧范公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雨中独坐山堂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句“东行到海复回舟”以行舟往返大海象征人生的循环往复,暗含对生活哲理的思考。接着“百姓方歌郭细侯”,借百姓歌颂郭细侯之事,表达了对贤者的赞美和对社会安定的向往。
“风幔正悬山上月,雨帆犹隔水中洲”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静谧的山月与动人的雨帆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与生活的节奏感。
“已知平野无遗病,谁信丰年有隐忧”则揭示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一方面看到了丰收的喜悦,另一方面也预见到潜在的问题,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忧虑。
最后,“一望江湖俱在眼,吾堂还愧范公楼”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将个人的小我置于广阔的天地之中,与历史上的范仲淹相比较,流露出一种谦逊和对更高道德境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思想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