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汪公干冬日游西山宿东峪寺
明 · 区大相
传君是日往,投策向珠林。
水涉溪烟冷,山行石路深。
霜天净夜景,冰涧澄空音。
坐见松上月,微生窗外岑。
定中超幻有,觉后转萧森。
一听烟霞调,方知无俗心。
水涉溪烟冷,山行石路深。
霜天净夜景,冰涧澄空音。
坐见松上月,微生窗外岑。
定中超幻有,觉后转萧森。
一听烟霞调,方知无俗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里作者与友人一同前往西山,夜晚在东峪寺住宿的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色,以及内心的感受。
首联“传君是日往,投策向珠林”点明了时间与地点,暗示了友人一同前往珠林寺的行程。接着,“水涉溪烟冷,山行石路深”描绘了沿途的景象,溪水潺潺,烟雾缭绕,山路蜿蜒深入,营造出一种清幽而神秘的氛围。
“霜天净夜景,冰涧澄空音”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纯净,霜冻覆盖的天空显得格外清澈,冰凉的山涧中传来空灵的声音,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静谧之中。
“坐见松上月,微生窗外岑”则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了窗前的景色,松树之上挂着一轮明月,微光透过窗户,照亮了周围的山峦,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定中超幻有,觉后转萧森”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似乎在冥想中超越了世俗的幻象,而在醒来后,周围的一切又显得更加萧瑟而宁静。
最后,“一听烟霞调,方知无俗心”点明了主题,通过聆听自然界的和谐之音,诗人意识到自己已远离了尘世的烦恼,心灵得到了净化。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冬日游山访寺的独特体验,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心灵净化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