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二首(其一)
累累孤臣操,咽咽嫠妇吟。
晨霜为之寒,浮云为之阴。
听罢复三叹,不觉泪沾襟。
披衣步庭皋,嘉树鸣暑禽。
嗒然吾丧我,情与海水深。
词语解释
不觉的意思:◎ 不觉 bùjué(1) [be unable to find](2) 没有发觉,没有感觉到一路景物极佳,也就不觉路途遥远(3) 想不到,无意之间天天作诗著文,天长日久不觉已是著述颇丰(4) [cannot help]∶不禁,不由得他们两双眼好像无意中碰在一起时,两个都不觉红了脸。——扬沫《青春之歌》...
嗒然的意思:◎ 嗒然 tàrán[despondent;dejected;depressed] 形容懊丧的神情嗒然若丧...
浮云的意思:◎ 浮云 fúyún(1) [floating clouds](2) 飘浮在天空中的云彩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元· 关汉卿《窦娥冤》(3) 比喻飘忽不定,未有定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 李白《送友人》...
复三的意思:(1).古丧礼。将始死者之衣升屋,北面三呼,以招魂。语本《仪礼·士丧礼》:“復者一人……升自前东荣中屋,北面招以衣,曰:‘皋某復’,三,降衣于前。” 郑玄 注:“凡復,男子称名,妇人称字。” 贾公彦 疏:“復声必三者,礼成於三,北面而招,求诸幽之义也。” 元 无名氏 《桃花女·楔子》:“你那孩儿定无活人也,你快回家打点復三去。”(2).谓死人埋葬三天,家人招魂祭奠。《醒世姻缘传》第六一回:“出丧第三日, 狄希陈 也同了 薛如卞 他们早往坟上‘復三’,烧了纸回家。”...
孤臣的意思:(1).孤立无助或不受重用的远臣。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迁客海上,流戍陇阴。” 唐 柳宗元 《入黄溪闻猿》诗:“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 明 王世贞 《鸣凤记·封赠忠臣》:“鯁骨孤臣,芳年俊英,塤箎连奏同声。”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哭主》:“孤臣 左良玉 ,远在边方,不能一旅勤王,罪该万死。” 清 丘逢甲 《离台诗》之一:“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参见“ 孤臣孽子 ”。(2).孤陋无知的臣子。《文选·张衡<东京赋>》:“ 由介 以 西戎 孤臣,而悝...
海水的意思:◎ 海水 hǎishuǐ(1) [seawater]∶海中或来自海中的水海水浴(2) [brine]∶海洋中的水(3) [the sea]∶海海水不可斗量...
嘉树的意思:(1).佳树;美树。《左传·昭公二年》:“既享,宴于 季 氏,有嘉树焉, 宣子 誉之。”《楚辞·九章·橘颂》:“后皇嘉树,橘徠服兮。” 唐 刘禹锡 《早夏郡中书事》诗:“华堂对嘉树,帘廡含晓清。” 明 刘基 《拟连珠》之二十:“赤日流金,嘉树之阴。”(2).菜名。《吕氏春秋·本味》:“ 餘瞀 之南, 南极 之崖,有菜,其名曰嘉树,其色若碧。”...
累累的意思:[释义](1) (副)屡屡。 (2) (形)形容累积得多。罪行累累。(作谓语)另见“累léi”下“累累”。 [构成]叠音式 [同音]磊磊...
嫠妇的意思:寡妇。《左传·昭公十九年》:“初, 莒 有妇人, 莒子 杀其夫,己为嫠妇。”《新唐书·南诏传》:“女、嫠妇与人乱,不禁,婚夕私相送。” 宋 苏轼 《前赤壁赋》:“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有嫠妇年未二十,惟一子,甫三四岁。家徒四壁,又鲜族属,乃议嫁。” 许杰 《邻居》三:“倚在门扇上凝思,正像一个思春的嫠妇。”...
披衣的意思:将衣服披在身上而臂不入袖。 三国 魏 曹丕 《杂诗》之一:“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唐 韦应物 《寄冯著》诗:“披衣出茅屋,盥漱临清渠。”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二人披衣待旦,别 袁 而归。”...
凄凉的意思:[释义](1) (形)寂寞冷落;凄惨(多用于形容环境或景物)。深秋时人们常有一种凄凉的感觉。(作定语) (2) (形)悲伤。眼神凄凉。(作谓语) [构成]并列式:凄+凉...
秦筝的意思:古 秦 地(今 陕西 一带)的一种弦乐器。似瑟,传为 秦 蒙恬 所造,故名。 三国 魏 曹丕 《善哉行》:“ 齐 侣发东舞, 秦 筝奏西音。” 晋 潘岳 《笙赋》:“ 晋野 悚而投琴,况 齐 瑟与 秦 筝。” 唐 岑参 《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诗:“汝不闻 秦 筝声最苦,五色缠弦十三柱。” 宋 晏几道 《蝶恋花》词:“细看 秦 筝,正似人情短。” 清 陈维崧 《鹧鸪天·苦雨和蘧庵先生》词:“雪登麦积 秦 筝苦,雨歇丛臺 赵 女娇。”...
三叹的意思:亦作“ 三叹 ”。多次感叹,形容慨叹之深。《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吾子置食之间三嘆,何也?” 唐 杜甫 《惜别行送刘判官》诗:“九州兵革浩茫茫,三叹聚散临重阳。”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自述》:“予每读其史传及《正气歌》,未尝不三嘆流涕也,今予亦祇法 文丞相 已。”谓三人随着歌唱者发出赞叹之声,予以应和。《文选·陆机<文赋>》:“虽一唱而三叹,固既雅而不艳。” 李善 注:“唱,发歌句者;三叹,三人从而叹之。”...
庭皋的意思:亦作“庭皐”。1.亭皋。水边的平地。庭,通“ 亭 ”,平。 宋 苏轼 《次韵江晦叔兼呈器之》:“笑説南荒底处所,祇今榕叶下庭皋。” 明 高启 《叹庭树》诗:“偶移弱质傍庭皋,风露离离已便高。翻笑园中栽树者,十年犹未长蓬蒿。”(2).厅事,府署。 宋 文天祥 《还司即事》诗:“墙外千门迥,庭皋四壁空。”...
咽咽的意思:(1).呜咽哀切之声。 唐 李贺 《伤心行》:“咽咽学 楚 吟,病骨伤幽素。” 唐 僧鸾 《赠李粲秀才》诗:“愁如 湘灵 哭 湘 浦,咽咽哀音隔云雾。”(2).谓声音低哑。 明 高启 《始闻夏蝉》诗:“翾翾纔得脱,咽咽未成喧。”形容有节奏的鼓声。咽,通“ 鼝 ”。《诗·鲁颂·有駜》:“鼓咽咽,醉言舞。” 毛 传:“咽咽,鼓节也。” 宋 辛弃疾 《六州歌头》词:“看贤王高会,飞盖入云烟。白鷺振振,鼓咽咽。”...
一何的意思:◎ 一何 yīhé[how] 何其,多么使君一何愚。——《乐府诗集·陌上桑》一何怒。——唐·杜甫《石壕吏》妇啼一何苦。...
云为的意思:(1).言论行为。《易·繫辞下》:“变化云为,吉事有祥。” 孔颖达 疏:“或口之所云,或身之所为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口习丑言,身行弊事,凡所云为,使人不忍论也。” 宋 司马光 《上皇帝疏》:“举措云为,不可不慎。” 清 李颙 《四书反身录·中庸》:“能慎其所习,而先立乎其大,不移不夺,动静云为,惟依良知良能,自无不善,即此便是率性。”(2).所为。 汉 班固 《东都赋》:“子实 秦 人,矜夸馆室,保界 河 山 ,信识 昭 襄 而知 始皇 矣,乌睹大 汉 之云为乎!”《汉书·李...
沾襟的意思:浸湿衣襟。多指伤心落泪。《庄子·应帝王》:“ 列子 入,泣涕沾襟以告 壶子 。” 唐 白居易 《慈乌夜啼》诗:“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明 夏完淳 《大哀赋》:“瞻山而陨涕,抚草木而沾襟。”...
中有的意思:即中阴。《俱舍论·分别世品》:“死生二有中,五藴名中有;未至应至处,故中有非生。”《大乘义章》卷八:“两身之间,所受阴形,名为中有。”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四讲:“ 犊子 主张有‘中有’(‘生有’与‘死有’之间的状态),此论也有‘中间涅槃’即在中有中入灭的说法。”详“ 中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