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涌泉废寺(其二)赏析

涌泉废寺(其二)

明 · 徐熥
净室已丘墟,荆榛久未除。
空山樵子路,前代梵王居。
石柱颓残后,金身煨烬馀。
披云寻故址,一步一踌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荒废的寺庙,通过诗人对寺庙现状的描述,展现了时间流逝和自然侵蚀带来的变迁。首句“净室已丘墟,荆榛久未除”以强烈的对比,将昔日的清净与今日的荒芜鲜明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荆棘丛生的景象暗示了寺庙的废弃已久。接着,“空山樵子路,前代梵王居”两句,通过“空山”与“前代梵王居”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寺庙从繁华到荒凉的转变,同时也暗示了寺庙曾是僧侣修行的圣地。

“石柱颓残后,金身煨烬馀”描绘了寺庙建筑的破败景象,石柱的残破和佛像的焚毁,是时间无情的见证。最后,“披云寻故址,一步一踌躇”表达了诗人探访废寺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历史的感慨,也有对自然与人类活动之间关系的深思。每一步都充满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体现了诗人对废寺命运的深深同情和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