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径山蕴常上人字无可以山中秋日十诗求和因次韵(其一)
宋 · 葛胜仲
年大飘零馘已黄,野麋难复厕鸳行。
山名一径通天目,便欲看云老是乡。
山名一径通天目,便欲看云老是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径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年大飘零馘已黄”,以“馘”字形容岁月的流逝,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这里的“馘”原指古代战争中割下的敌方首级,此处借喻岁月如同战争般无情,将人的青春与活力一一夺走,使得“已黄”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岁月的痕迹。
第二句“野麋难复厕鸳行”,通过“野麋”与“鸳行”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然与社会秩序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野麋象征着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生活状态,而“鸳行”则代表了社会中的规则与秩序。这一句暗示了诗人对于自由与秩序之间冲突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生活的一种向往。
接下来,“山名一径通天目,便欲看云老是乡。”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心境转变。他被山中的一条小径吸引,这条小径仿佛通向了天边,让诗人产生了想要在云雾缭绕中度过余生的愿望。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陶醉,也流露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隐逸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短暂与自然永恒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