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补山亭行赏析

补山亭行

明 · 林庭桂
习俗厌江村,丛林借幽楚。
随意参禅元,开襟洗尘土。
剧饮借容颜,豪吟雕肺腑。
庭竹数竿秋,芭蕉千叶雨。
有时临崔嵬,释儒杂宾主。
有时陟山巅,乾坤从仰俯。
有时折角巾醉歌,有时无弦琴浪抚。
对景漫优游,何心事簪组。
萧散林丘,傲睨今古。
守拙养真,伊谁俦伍。
几回醉眼摩娑,不觉空庭日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于补山亭中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与心境。诗人厌倦了世俗的拘束,选择在江村的丛林中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解脱。他随意地参禅,以清风洗涤心灵的尘埃,通过饮酒吟诗来释放情感,让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

诗人以庭竹和芭蕉为伴,感受四季更迭,无论是秋天的竹影还是雨中的芭蕉,都成为他心灵寄托的对象。他时而登高望远,以天地为师,时而低吟浅唱,与自然和谐共处。在补山亭中,诗人仿佛忘记了世俗的纷扰,只愿与自然融为一体,享受这份宁静与自由。

诗中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他以“守拙养真”自许,表明自己追求的是内心的纯净与真实,而非外在的名利地位。最后,诗人感慨于时光的流逝,即使在醉眼朦胧中,也不忘珍惜当下的美好,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补山亭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心境,以及对自由与真实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