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寻西山隐者不遇赏析

寻西山隐者不遇

唐 · 丘为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拼音版原文

juédǐngmáozhíshàngsānshí

kòuguāntóngkuīshìwéiàn

ruòfēijīncháichēyìngshìdiàoqiūshuǐ

chàchíxiāngjiànmiǎnmiǎnkōngyǎngzhǐ

cǎoxīnzhōngsōngshēngwǎnchuāng

yōujuédàngxīněr

suībīnzhǔqīngjìng

xīngjìnfāngxiàshāndàizhī

注释

黾勉:勉力;尽力。

译文

西山顶上有一座小茅屋,

寻访隐者直上三十里路。

轻扣宅门竟无开门童仆,

窥看室内只有几案摆住。

主人不是驾着柴车外出,

一定是垂钓在秋水之渚。

来得不巧不能与其见面,

殷勤而来空留对他仰慕。

绿草刚刚受到新雨沐浴,

松涛声声随风送进窗户。

来到这惬意幽静的绝景,

我心耳荡涤无比的满足。

尽管没有宾主酬答之意,

却能把清静的道理领悟。

兴尽才下山来乐在其中、

何必要见到你这个隐者?

翻译

山顶上有一座小小的茅草屋,直上去大约有三十里路。
敲门没有童仆应声,屋里只有桌案和几。
如果不是乘坐着布篷的柴车,大概就是在垂钓秋水边。
错过了与主人的见面,只能遗憾地空自仰望。
新雨后草色翠绿,傍晚松涛声在窗前响起。
能在这幽静的地方得到满足,足以让人心旷神怡。
虽然没有宾主之间的交往,却深得清静的道理。
尽兴之后才下山去,何必非要等待别人的陪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寻找隐者的行者,在绝顶高处寻觅一片茅草屋,直上三十里山路,却发现无人看守的空寂。诗中通过“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表现了这种宁静与孤独。以下两句“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则用比喻的手法推测隐者的可能生活方式,或许在山上采集柴火,或是在溪边垂钓捕鱼。

接下来的“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表达了行者与隐者未能相遇的遗憾,但依然对那份宁静的生活充满向往。随后的“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则是对山中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透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受。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一句,表达了诗人在这宁静环境中的自得其乐,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即使没有宾客往来,也不影响诗人获得一种清净和满足。

最后,“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则是诗人感受饱满后,准备离开山中,但又似乎在说,即便如此,也无需急于等待某种结果,因为这次寻找隐者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和满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