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法忍寺
宋 · 赵孟坚
秋泊禅扉夜,清吟入兴频。
风生水鳞甲,云放月精神。
禅有机锋秘,诗无句法新。
旧题寻不见,吹遍壁间尘。
风生水鳞甲,云放月精神。
禅有机锋秘,诗无句法新。
旧题寻不见,吹遍壁间尘。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禅扉:禅寺的门。清吟:清晰地吟诵。
频:频繁,多次。
水鳞甲:比喻水面的波纹像鱼鳞。
月精神:形容月亮的明亮。
有机锋秘:禅宗中的机巧深藏不露。
句法新:新颖的诗歌结构。
旧题:以前的题诗。
壁间尘:墙壁上的灰尘。
翻译
秋天夜晚停泊在禅寺门外,我清脆地吟诵着诗句,兴致盎然。微风吹过,水面仿佛鱼鳞般闪烁,云朵让月亮显得更加明亮。
禅修中蕴含深奥的机巧,我的诗歌则新颖别致,不拘泥于传统句法。
寻找以前题写的内容已无处可觅,只有灰尘在墙壁上随风飘散。
鉴赏
这首宋诗《夜泊法忍寺》是赵孟坚的佳作,描绘了秋夜在禅寺停留时的静谧与诗意体验。首联“秋泊禅扉夜,清吟入兴频”点明了季节(秋)、地点(禅寺)和诗人夜晚的活动——在寂静的禅寺中,他清雅地吟咏,兴致盎然。
颔联“风生水鳞甲,云放月精神”运用生动的比喻,将水面的微风吹过比作鱼鳞翻动,形象地描绘出夜晚水面的轻盈波动;而云朵让月光得以自由展现,烘托出月色的明亮和灵动。这两句富有画面感,展现了禅寺夜景的宁静与自然之美。
颈联“禅有机锋秘,诗无句法新”则转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暗示禅宗修行中的微妙智慧(机锋)与诗歌创作的独特追求(句法创新)。诗人寓言般地表达了自己在禅修与诗艺中寻求突破的精神。
尾联“旧题寻不见,吹遍壁间尘”以寻找旧题为线索,暗示时光流转,旧日的创作已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但诗人对禅意与诗情的追求却历久弥新,给人留下回味无穷的意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感悟,既有禅宗的深邃,又有诗歌的艺术魅力,体现了赵孟坚的个人风格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