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五代史》杂咏三十九首(其十一)
清 · 张晋
郭门高竟负恩私,楼上先将一矢遗。
余骨焚时烦乐器,果然终始不相离。
余骨焚时烦乐器,果然终始不相离。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张晋对五代史事的咏史之作,以具体的历史事件为背景,表达了对人物命运的感慨。首句"郭门高竟负恩私",暗指后唐将领郭崇韬,他曾深得庄宗李存勖的信任,但最终却因猜忌而被赐死,"负恩私"揭示了君臣之间的背叛与无情。
次句"楼上先将一矢遗",形象地描绘了郭崇韬被射杀的情景,暗示了他悲剧性的结局。"楼上"可能指的是庄宗所在之处,这一箭预示了他即将面临的命运。
"余骨焚时烦乐器",进一步描述了郭崇韬死后,他的尸骨被焚烧的凄惨场景,"烦乐器"则寓言性地表达了即使在死亡之际,他也未能得到善终,反而成为他人娱乐的工具。
最后两句"果然终始不相离",总结了整个故事,强调了郭崇韬的命运始终与背叛和不幸紧密相连,表达了诗人对忠诚与背信弃义之间残酷现实的深刻反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寓言式的表达,展现了权力斗争中的无情与悲哀,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