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入潼关
隋末唐初 · 许敬宗
曦驭循黄道,星陈引翠旗。
济潼纡万乘,临河耀六师。
前旌弥陆海,后骑发通伊。
势踰回地轴,威盛转天机。
是节岁穷纪,关树荡凉飔。
仙露含灵掌,瑞鼎照川湄。
冲襟赏临睨,高咏入京畿。
济潼纡万乘,临河耀六师。
前旌弥陆海,后骑发通伊。
势踰回地轴,威盛转天机。
是节岁穷纪,关树荡凉飔。
仙露含灵掌,瑞鼎照川湄。
冲襟赏临睨,高咏入京畿。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曦驭:指太阳,曦为日光,驭指驾驭,此指太阳沿着特定轨道运行。星陈:星辰排列,形容有序。
翠旗:翠绿色的旗帜,常用来形容帝王军队的仪仗。
济潼:渡过潼水,此处可能指古代战争中的行军渡河。
万乘:万辆兵车,借指大国或帝王。
六师:周代天子有六军,泛指国家的军队。
前旌:前面的旗帜。
陆海:比喻人多如海,这里形容旌旗广布如海。
通伊:地名,可能指古代的某个地名,这里代表后续部队出发的地方。
地轴:地球自转的轴线,这里比喻为世界的中心或关键位置。
天机:天上的机密或规律,这里形容极大的力量或影响力。
是节:这个时候,当前的时节。
岁穷纪:一年将尽的时候。
关树:关隘、边塞的树木。
荡凉飔:凉风吹拂,带有凉意的微风。
仙露:神仙所用之露水,比喻珍贵的露珠。
灵掌:神灵的手掌,象征神圣或神秘之源。
瑞鼎:吉祥的宝鼎,通常用于祭祀,象征国家的祥瑞。
川湄:河岸,水边。
冲襟:豁达的胸怀,开阔的心境。
临睨:登高远望。
高咏:高声吟诵诗歌。
京畿:京都及其周围地区。
翻译
阳光遵循黄道运行轨迹,星辰罗列引领着翠绿的旌旗。为渡过潼水而纡尊降贵,万乘之君临河岸炫耀六军的威仪。
前方旌旗铺展如陆上海洋,后续骑兵从通伊之地出发浩荡。
这气势超越了地轴的回转,威力盛大仿佛转动了天机。
正当季节接近岁末年终,关塞树木摇曳在凉爽的微风中。
仙人之露涵养在神灵手掌,吉祥的宝鼎映照在河流之滨。
豁达的胸怀在登高远望中舒展,高亢的吟咏响彻进入京都的路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军队通过潼关的场景。开篇"曦驭循黄道,星陈引翠旗",通过对日月与星辰的运转和旗帜的展现,展示了天象的变化,暗示着时机的重要性。接着"济潼纡万乘,临河耀六师",则是直接描绘军队过关的情景,其中“万乘”指的是无数的车辆和士兵,而“六师”则是古代军队的组织形式,代表着强大的军事力量。
诗人通过"前旌弥陆海,后骑发通伊",进一步渲染了军队行进中的壮观景象,其中“旌旗”指的是军旗,“六师”则是古代对军队的称呼,显示出军队的浩大和威严。"势踰回地轴,威盛转天机"一句,则用以天地为喻,形容军队的力量如同自然界的力量一般伟大。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对节气的描写"是节岁穷纪,关树荡凉飔",展示了季节的变换和潼关周围环境的氛围。紧接着的是"仙露含灵掌,瑞鼎照川湄",其中“仙露”指的是清晨的露水,而“灵掌”则是对手的美好称呼,这里用以形容露水的纯净和神奇。"瑞鼎"则是古代象征吉祥的器物,用来比喻军队所到之处都带来了吉祥如同那金光闪耀的铃铛。
最后,诗人通过"冲襟赏临睨,高咏入京畿",表达了对这场景的赞美和对将要进入京城的一种期待。这里“冲襟”指的是士兵们整齐的服饰,而“临睨”则是观察四周的样子,显示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情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军队行进过程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古代战争中的一种壮阔景象,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军事力量和节令变换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