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霁晓登金山
天将三江五湖水,并作一江字杨子。
来从九天上,泻入九地底。
遇岳岳立摧,逢石石立碎。
乾坤气力聚此江,一波打来谁敢当。
金山一何强,上流独立江中央。
一尘不随海风舞,一砾不随海潮去。
四旁无蒂下无根,浮空跃出江心住。
金宫银阙起峰头,槌鼓撞钟闻九州。
诗人踏雪来清游,天风吹侬上琼楼,不为浮玉饮玉舟。
大江端的替人羞,金山端的替人愁。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焦山:位于江苏镇江的一座名山。金山:指江苏镇江的金山寺。
霄:天空。
南斗:古代星宿之一。
三江五湖:泛指江河湖泊。
杨子:指杨子江,即长江下游的一部分。
岳:山岳。
石:石头。
槌鼓撞钟:形容敲击乐器的声音。
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州,这里泛指全国。
踏雪:在雪地上行走。
琼楼:形容华丽的楼阁。
浮玉:形容江水清澈如玉。
玉舟:玉制的小船。
端的:确实, 确实地。
愁:忧虑。
翻译
焦山在东,金山在西,金山直插云霄与南斗星齐高。苍天将三江五湖的水汇聚,化作一条长江流过杨子江边。
它从九天之上倾泻,深入九地之下。
遇到山岳,山岳为之震撼;碰到石头,石头为之粉碎。
天地间的浩然之气都凝聚在这条江中,任何冲击都无法抵挡。
金山何等雄壮,屹立江心,独占上游。
一粒尘埃也不随海风起舞,一颗砂砾也不随海潮离去。
它没有根基,仿佛浮在空中,停留在江心。
金宫银阙耸立在山顶,鼓声钟鸣响彻九州。
诗人在雪中前来清游,天风送我登上琼楼,不是为了乘坐浮玉舟畅饮美酒。
长江似乎为人们感到羞愧,金山却似乎为人们的忧虑而哀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风光图景,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想象力,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个人气节的坚定。金山、焦山构成了雄伟的背景,而“排霄南斗齐”则显示出天地之间的辉煌景观。
“天将三江五湖水,并作一江字杨子。”这一句通过神话般的笔触,将自然界的万川归宗于一条大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力的尊崇和个人才华的自信。接下来的文字“来从九天上,泻入九地底。遇岳岳立摧,逢石石立碎。”则描绘了这股力量的磅礴气势,无论是高山巨石,都无法阻挡其前进。
“乾坤气力聚此江,一波打来谁敢当。”这一句强调了大自然的力量和诗人个人的不屈不挠。金山在这里不仅是一种地理位置,更象征着坚不可摧的意志和力量。
“金宫银阙起峰头,槌鼓撞钟闻九州。”这一句通过对金宫银阙的描写,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崇高无比的境界,而声音传遍九州,则显示了诗人胸怀宽广,声势浩大。
“诗人踏雪来清游,天风吹侬上琼楼,不为浮玉饮玉舟。”这几句则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俗、独自享受高洁情操的生活态度。踏雪清游,意味着在严寒中也能保持心灵的纯净;天风吹侬上琼楼,则是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不为浮世所动。
最后,“大江端的替人羞,金山端的替人愁。”这两句通过“替人”一词,传达出诗人对于他人的羞愧和忧愁,这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对时代深切的关怀。
总体来看,这首诗以其雄浑的语言、非凡的想象力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一位宋代诗人的个性魅力和他对于自然与生命价值的独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