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逢卖梅花五首(其二)
宋 · 梅尧臣
驿使前时走马回,北人初识越人梅。
清香莫把荼蘼比,只欠溪头月下杯。
清香莫把荼蘼比,只欠溪头月下杯。
注释
驿使:古代传递公文或信件的使者。越人:指南方越地的人,这里特指梅花原产地的人。
梅:梅花,冬季开花,象征坚韧和高洁。
清香:清淡的香气。
荼蘼:一种花,花开在夏季,有浓郁香气但不如梅花清雅。
溪头月下:溪边月下的意境,常用于描绘宁静、闲适的环境。
翻译
驿站使者曾骑马返回,北方人初次见识了越地的梅花。梅花的清香难以与酴醾相比,只缺在溪边月下品饮的雅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京师逢卖梅花五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人以梅花为主题,通过对驿站使者骑马带回梅花的情景描绘,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和对故乡清新自然环境的怀念。
首句“驿使前时走马回”,形象地写出梅花从远方被快速传递到京城的情景,显示出梅花的珍贵和人们对它的期待。接着,“北人初识越人梅”一句,暗示了梅花对于北方人来说是稀罕之物,如同越地的特产,增添了梅花的异地风情。
“清香莫把荼蘼比”一句,通过对比,赞美梅花的清香,认为它胜过常见的荼蘼花,强调了梅花的独特魅力。最后,“只欠溪头月下杯”表达了诗人对在溪边月下品茗赏梅的理想画面的向往,流露出淡淡的乡愁和对闲适生活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梅花为载体,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以及对故乡生活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