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贺黄太翁得旨俞玉崙先生归省兼诏存问(其二)赏析

贺黄太翁得旨俞玉崙先生归省兼诏存问(其二)

明 · 李孙宸
盛世从来多瑞应,河清玺现凤来仪。
何如黄考承恩日,正是青宫锡庆时。
大药不烧方士鼎,初筵曾赋卫公诗。
称觞更念调羡事,肯负蒲轮趣召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盛世祥瑞之景,以黄太翁得旨俞玉崙先生归省兼诏存问为背景,展现了宏大的历史场景与深沉的人文关怀。

首联“盛世从来多瑞应,河清玺现凤来仪”开篇即点明主题,盛世之时往往伴随着各种吉祥的征兆,如河水澄清、玉玺显现、凤凰降临,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和皇权的稳固。

颔联“何如黄考承恩日,正是青宫锡庆时”进一步描述了黄太翁在承蒙皇恩的时刻,恰逢青宫赐宴庆祝的情景,表达了对黄太翁受到皇家恩宠的赞美。

颈联“大药不烧方士鼎,初筵曾赋卫公诗”则通过对比手法,暗示黄太翁虽未参与炼丹求仙之事,却在初次宴会中吟诵卫公的诗歌,显示出其文采斐然,与古代文人雅士相媲美。

尾联“称觞更念调羡事,肯负蒲轮趣召期”收束全诗,表达了对黄太翁在享受尊贵生活的同时,不忘调和君臣关系、百姓福祉的期望,以及对其未来被再次召见的肯定与期待。

整体而言,此诗不仅赞颂了黄太翁的德才兼备,也体现了明代社会对于官员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的重视,以及对和谐君臣关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