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次韵旷翁四时村居乐(其三)赏析

次韵旷翁四时村居乐(其三)

宋 · 艾性夫
雁云漠漠梧桐秋,风露飒飒生平畴。
芭蕉叶黄夜气湿,老壁屈曲行蜗牛。
林外炊烟暗青树,墙头凉月惊鸣杵。
柴门犬吠人语多,刈熟归来碧天暮。

注释

雁:大雁。
漠漠:密布、众多。
梧桐:一种落叶乔木。
秋:秋季。
风露:清风带着露水。
飒飒:形容风声。
平畴:平坦的田地。
芭蕉叶黄:芭蕉叶子变黄。
夜气:夜晚的空气。
湿:湿润。
老壁:古老的墙壁。
屈曲:弯曲。
行蜗牛:蜗牛在上面爬行。
林外:树林之外。
炊烟:做饭时产生的烟雾。
暗:昏暗。
青树:青翠的树木。
凉月:清凉的月亮。
惊鸣杵:月光下捣衣棒的声音突然响起。
柴门:简陋的木门。
犬吠:狗叫声。
人语:人们的交谈声。
多:频繁。
刈熟:收割成熟的庄稼。
碧天:蔚蓝的天空。
暮:傍晚。

翻译

大雁的云层在秋日梧桐间飘荡,清风吹过露水洒满田野。
芭蕉叶子在夜晚变得黄色,湿润的空气中,老墙上蜗牛缓缓爬行。
树林外炊烟缭绕着青翠树木,墙头的冷月突然响起捣衣声。
柴门前狗吠声和人们的交谈声此起彼伏,收割完毕的人们在傍晚的蓝天中归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乡村的宁静画面。"雁云漠漠梧桐秋",设定了秋天的氛围,雁过天空,梧桐叶落,秋意浓厚。"风露飒飒生平畴",则是对这秋日里微风和露水交织在田野间的情景做了细腻的描绘。

接下来的"芭蕉叶黄夜气湿"和"老壁屈曲行蜗牛",通过对芭蕉叶子变黄和老墙上蜗牛爬行的刻画,更增添了一种秋末萧瑟的氛围。诗人捕捉到了自然界在秋天渐入尾声时的独特景象。

"林外炊烟暗青树,墙头凉月惊鸣杵"则是对乡村夜晚生活的一种描绘。炊烟在林外飘逸,显示出家家户户都在准备晚餐,而那挂在墙头的月亮,不仅带来了一丝凉意,也让那些正在休息的家畜惊起,鸣叫声中透露出一份安详。

最后两句"柴门犬吠人语多,刈熟归来碧天暮"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温馨与和谐。柴门前犬吠的声音交织着人们的谈话声,而劳作了一整天的人们在收割完毕后,迎着那即将消失的碧蓝天空归来,充满了对家园生活的眷恋。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乡村景色的精细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平凡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