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青原访药地禅师留别诸子(其二)
明末清初 · 陈子升
一岭分江乱石欹,半空飞霰下流澌。
名山兀兀看僧在,心地悬悬不自知。
手札到如经字读,头巾行即戒香披。
舟程一发欣相见,云际松寮月上时。
名山兀兀看僧在,心地悬悬不自知。
手札到如经字读,头巾行即戒香披。
舟程一发欣相见,云际松寮月上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青原山中禅师药地的情景,充满了深邃的哲理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联“一岭分江乱石欹,半空飞霰下流澌”,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山岭与江水的壮丽景象,乱石错落,江面飞雪,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壮观的氛围。
颔联“名山兀兀看僧在,心地悬悬不自知”,转而聚焦于人物情感,山峰巍峨,僧人静坐,内心却充满着无尽的思考与探寻,表达了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对自我认知的深刻反思。
颈联“手札到如经字读,头巾行即戒香披”,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与禅师交流的场景,手札如同佛经般被细细品读,头巾披上象征着修行的开始,体现了对佛法的虔诚与深入理解。
尾联“舟程一发欣相见,云际松寮月上时”,在结束之际,诗人表达了与禅师相逢的喜悦之情,以及在月光映照下的松林小屋中,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时刻,寓意着心灵的平静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美,更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