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下送僧归闽
宋 · 释德洪
汴水悠悠去不回,绿波垂柳眼初开。
日边无意事迎送,海畔有山归去来。
白却人头忙日月,缁飘山衲乱风埃。
此行若到忘情处,拂石猿声后夜哀。
日边无意事迎送,海畔有山归去来。
白却人头忙日月,缁飘山衲乱风埃。
此行若到忘情处,拂石猿声后夜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离开京城,返回闽地的场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诗人以“汴水悠悠去不回”开篇,借悠悠流淌的汴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表达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接着,“绿波垂柳眼初开”一句,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暗示了僧人内心的宁静与希望。
“日边无意事迎送”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日边”这一意象,既指京城,也暗含对僧人身份的尊崇,同时也表达了对僧人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的赞美。而“海畔有山归去来”则进一步揭示了僧人回归自然、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体现了佛教中“归心”的理念。
“白却人头忙日月,缁飘山衲乱风埃”两句,通过对比僧人的白发与忙碌的人世,以及他身着的僧衣在风尘中的飘动,形象地展现了僧人与世俗生活的不同,强调了他内心的平静与超脱。最后,“此行若到忘情处,拂石猿声后夜哀”则表达了对僧人旅途中的孤独与对未来的忧虑,同时也暗示了即使在旅途中,僧人也能找到内心的安宁,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归途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个人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态度,也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