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吟
宋 · 许志仁
谁家短笛吹杨柳,何处扁舟唱采菱。
湖水欲平风作恶,秋云太薄雨无凭。
近人白鹭麾方去,隔岸青山唤不应。
好景满前难著语,夜归茅屋望疏灯。
湖水欲平风作恶,秋云太薄雨无凭。
近人白鹭麾方去,隔岸青山唤不应。
好景满前难著语,夜归茅屋望疏灯。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谁家:哪一家。短笛:短小的笛子。
吹杨柳:吹奏着描绘杨柳的曲子。
扁舟:小船。
唱采菱:唱着采菱的歌谣。
湖水欲平:湖面看似平静。
风作恶:风突然变得猛烈。
秋云太薄:秋天的云层很浅。
雨无凭:没有足够的云层来形成降雨。
近人:靠近人的地方。
白鹭麾:白鹭展翅飞翔。
唤不应:呼唤得不到回应。
难著语:难以用语言表达。
茅屋:简陋的草屋。
疏灯:稀疏的灯光。
翻译
是谁家的短笛吹奏着杨柳的曲调,何处的小舟传来采菱的歌声。湖面平静却被风吹得波澜起伏,秋天的云层太薄,连雨水都难以落下。
近处的白鹭翩翩飞走,对岸的青山呼唤却无人回应。
美景当前,我却词穷无法形容,夜晚归来,望着稀疏的灯火,心中充满感慨。
鉴赏
这首宋诗《湖上吟》是许志仁所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湖边景象。首句“谁家短笛吹杨柳”,以悠扬的笛声衬托出湖畔的闲适与恬静,仿佛能听到春天的杨柳轻拂,营造出淡雅的田园氛围。次句“何处扁舟唱采菱”,则通过扁舟上的渔歌,展现出湖上的劳作和生活气息,以及人们对于自然的亲近。
“湖水欲平风作恶”描绘湖面微风吹起波澜,暗示了天气的变化,也为后文的景色增添了动态感。“秋云太薄雨无凭”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气候特点,云层稀薄,难以带来雨水,使得湖面的景色更加清晰可辨。
“近人白鹭麾方去,隔岸青山唤不应”两句,诗人观察到白鹭翩翩飞离,远处的青山似乎也在回应着诗人的心境,显得孤独而深远。最后,“好景满前难著语,夜归茅屋望疏灯”表达了诗人面对美景的沉醉与无言,只能在夜晚归家时,遥望那稀疏的灯火,让这份静谧之美在心中回味无穷。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湖上风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语言简洁,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