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李光道赏析

送李光道

宋 · 徐积
忆昔见子时,我在西关住。
顾我已衰朽,爱子特明悟。
其后十数年,于此数见之。
气貌日益好,胸中即可知。
貌者德之表,精神气所为。
气无所不适,其本在养颐。
所养得其正,其美充四肢。
子是名公孙,家法能自持。
子学有旧业,尤富礼与诗。
重之以所养,何适而弗宜。
古人有大路,行者皆坦夷。
夫以子之明,岂惑于多歧。
修鞭与长辔,逸驾无停时。
古人亦何人,勿问皆可追。
昨见子笔札,老人为子喜。
其言逊而恭,贲然有文理。
愿子更勉之,莫忘老人语。
所居求正人,正人德之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积对友人李光道的赠别之作,通过对李光道外在形象和内在修养的描绘,表达了对其品德和学问的高度赞赏,并寄予了深切的期望。

诗中首先回忆了与李光道初次相见的情景,强调了李光道的聪慧和成熟。接着,诗人通过描述李光道气色日增、精神饱满的状态,赞美了他良好的修养和内在品质。诗人认为,一个人的外表是其内在品德的体现,而这种精神气质源自于正确的修养之道。李光道作为名门之后,不仅遵循家族传统,还深谙礼仪与诗书之道,这使他的修养更加丰富和完善。

诗人进一步指出,李光道的智慧如同古人所走的大路,无论面对何种选择都能坦然前行,无需疑惑于多条道路。他鼓励李光道在追求学问和道德修养的路上,如同驾驭马匹一样,既要有驾驭的技巧(修鞭与长辔),也要有持续前进的动力(逸驾无停时)。诗人引用古人的话,表达出对李光道的敬仰之情,并希望他能够追随古人的足迹,不断进步。

最后,诗人提到自己看到李光道的笔墨作品时的喜悦之情,赞扬了李光道谦逊恭敬的态度以及作品中的文理之美。诗人殷切地希望李光道能够继续努力,不忘记前辈的教诲,并在日常生活中寻求正直之人作为榜样,以助其成长。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李光道个人品质的欣赏和赞美,也蕴含了对友情、教育和自我提升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之间相互激励、共同成长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