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觉民梅花诗
冰肌玉骨照双泉,应为孤根借泉脉。
先生狂得次公醒,诗思蔼蔼飘晴云。
为怜老拙有旧分,俾预胜赏沾清芬。
我时被酒酒初透,香扑鼻端曾一嗅。
别来飞雪往未能,想见精神愈高瘦。
西湖处士真诗仙,东坡老人所推先。
岂知此花自奇绝,神助妙语相争妍。
浪言投李报琼玖,牛后何如作鸡口。
我今无物报投琼,木李虽轻聊藉手。
先生标致良可人,此诗不减花娉婷。
相当攲枕初得句,夜兴冠坐如惊霆。
愿君追作淮夷雅,换取公卿重文价。
嗟予衰矣不复论,但欲高门容驷马。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东君:古代神话中的春神。漏泄:透露。
寒坼:寒冷的土地裂开。
冰肌玉骨:形容梅花清冷而纯洁。
孤根:独立的根茎。
次公:古人名,此处指诗人的狂放风格。
蔼蔼:和蔼、众多。
胜赏:美好的赏赐。
清芬:清香。
被酒:微醉。
飞雪:比喻梅花的洁白。
精神:风采、精神状态。
西湖处士:指诗人自己或赞美他人。
木李:木头做的李子,比喻微薄的礼物。
标致:风度、气质。
攲枕:斜倚枕头。
夜兴:夜晚的创作激情。
惊霆:惊雷,形容创作的震撼力量。
淮夷雅:指典雅的淮夷地区的诗歌。
公卿:古代高级官员。
翻译
梅花像是春天的使者,透露着春意穿透寒冷的大地。它冰清玉洁的身姿映照在泉水中,仿佛借助泉水的力量生长。
先生的狂放如同次公的清醒,诗思如晴空中的云朵般和煦。
他怜惜我的笨拙,让我分享这清雅的赏识。
那时我微醉,香气扑鼻,只闻了一次。
虽然分别已久,但想象中你的风采更显清瘦、精神焕发。
西湖处士真是诗中的仙人,东坡老人推崇他的诗才。
谁能想到,这梅花如此独特,神韵助其写出美妙的诗句。
有人说要像投李报以美玉,但我宁可如鸡口而非牛后。
我如今无物可报,只有木李虽轻,也算聊表心意。
先生的风度令人喜爱,这首诗丝毫不逊于花的娇艳。
灵感突发时,我倚枕构思,夜晚的创作激动人心。
希望你能写出如淮夷雅颂般的佳作,赢得公卿们的赞赏。
可惜我已经力不从心,只愿贵府能容纳骏马。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作品,题为《和王觉民梅花诗》。从艺术风格上看,这首诗继承了传统词人的清新脱俗,与自然景物的情感交流达到了极致。
诗中“梅花似是东君客,漏泄春风犯寒坼”两句,将梅花比作东方神君的宾客,既形象地表达了梅花傲立寒冷中的孤独美,也描绘出它在春天到来前就率先开放的坚强与美丽。接着,“冰肌玉骨照双泉,应为孤根借泉脉”两句,则通过对比梅花和泉水之间的关系,增添了一份清新脱俗之感。
“先生狂得次公醒,诗思蔼蔼飘晴云”表明诗人对于前辈诗人的敬仰之情以及自己在诗歌创作上的豪放与自由。而“为怜老拙有旧分,俾预胜赏沾清芬”则透露了诗人对梅花的深切情感和个人经历中与梅花之间的渊源。
接下来的几句,“我时被酒酒初透,香扑鼻端曾一嗅。别来飞雪往未能,想见精神愈高瘦”表达了诗人在醉酒之际对梅花的怀念,以及对其独特韵味和精神气质的赞赏。
“西湖处士真诗仙,东坡老人所推先。岂知此花自奇绝,神助妙语相争妍”几句,则是对王觉民在文学上的崇高评价,以及对于梅花自然之美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和谐统一的赞美。
“浪言投李报琼玖,牛后何如作鸡口。我今无物报投琼,木李虽轻聊藉手”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希望能够通过诗歌来传递心意。
最后,“先生标致良可人,此诗不减花娉婷。相当攲枕初得句,夜兴冠坐如惊霆。愿君追作淮夷雅,换取公卿重文价”几句,则是对王觉民的诗歌风格和艺术造诣的高度赞赏,并表达了希望能够再次创作出类似高水平作品的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既展现了诗人对于梅花之美的深刻感悟,也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文学素养与审美情趣。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真挚抒发,诗人在艺术上达到了与梅花相媲美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