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子续经
不是春雷轰蛰窟,蚓蛇会得化成龙。
鉴赏
这首诗《文中子续经》由金代诗人董文甫所作,通过“纷纷述作史才雄,听似秋来百草虫”两句,描绘了文人墨客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与声音,如同秋天里众多草虫的鸣叫,各自独特而响亮。接着,“不是春雷轰蛰窟,蚓蛇会得化成龙”则寓意深刻,春雷象征着变革与新生,蚯蚓和蛇虽为低等生物,但经过努力与机遇,也能蜕变为龙,象征着才华与命运的转变。整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对文学创作与个人成长的深刻思考。
词语解释
百草的意思:各种草类。亦指各种花木。《庄子·庚桑楚》:“夫春气发而百草生,正得秋而万寳成。” 汉 王充 《论衡·幸偶》:“夫百草之类,皆有补益,遭医人採掇,成为良药。”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王微》:“寂歷百草晦,欻吸鵾鷄悲。”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 宋 苏轼 《苏州闾丘江君二家雨中饮酒》诗之二:“曾把四絃娱 白傅 ( 白居易 ),敢将百草鬭 吴王 。”...
不是的意思:◎ 不是 bù shì(1) [mistake;faul]∶错误;过失是吾不是处。——清·林觉民《与妻书》(2) [be not]∶否定判断现在不是讲话的时候...
才雄的意思:(1).杰出的人才。《后汉书·窦融传赞》:“悃悃 安丰 ,亦称才雄。” 唐 李白 《送程刘二侍御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诗:“ 安西 幕府多才雄,喧喧唯道三数公,绣衣貂裘明积雪,飞书走檄如飘风。”(2).指才力雄健。 明 张居正 《游南海子》诗:“此日从臣俱寂寞, 上林 谁復叹才雄。”...
草虫的意思:(1).即草螽。《诗·召南·草虫》:“喓喓草虫,趯趯阜螽。” 毛 传:“草虫,常羊也。” 陆玑 疏:“小大长短如蝗也,奇音青色,好在茅草中。” 马瑞辰 通释:“今以目验,盖即 顺天 及 济南 人所称聒聒者,《诗》以‘喓喓’言之,亦取其善鸣也。”参见“ 草螽 ”。(2).泛指草木间的昆虫。 三国 魏 曹丕 《杂诗》之一:“草虫鸣何悲,孤鴈独南翔。” 南朝 宋 鲍照 《采桑》诗:“乳燕逐草虫,巢蜂拾花蕚。” 唐 李频 《送刘山人归洞庭》诗:“秋尽草虫急,夜深山雨重。” 陈毅 《莫干山纪游词》之三:“...
成龙的意思:(1).科举及第。 严复 《救亡决论》:“千万旅进,人皆鎩羽,我独成龙,是冥冥中之鬼神,又许我为儒也。”(2).比喻成为出人头地的人。 西戎 《纠纷》:“可惜没有那么高的梯子,看你们能成龙变凤!”如:望子成龙。...
春雷的意思:◎ 春雷 chūnléi[spring thunder] 春天打的雷...
纷纷的意思:[释义](1) (形)基本义:(言论、往下落的东西等)多而杂乱。议论纷纷。(作谓语)落叶纷纷。(作谓语) (2) (形)(许多人或事物)接二连三地。青年们纷纷要求到边疆工作。(作状语) [构成]重叠式...
化成的意思:教化成功。《易·恒》:“圣人久於其道,而天下化成。”《汉书·贾谊传》:“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唐 权德舆 《奉和圣制重阳日》诗:“宸衷在化成,藻思焕琼琚。”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八:“其要在於择善脩身,至於化成天下。”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其蠢蠢于四方者,胥蕞尔小蛮夷耳,厥种之所创成,无一足为 中国 法。是故化成发达,咸出于己而无取乎人。”...
会得的意思:(1).犹言能理会,懂得。 唐 元稹 《嘉陵驿》诗之二:“无人会得此时意,一夜独眠西畔廊。” 清 李渔 《比目鱼·改生》:“我们这一班兄弟,学了箇把月戏文,还不曾会得一两本。” 鲁迅 《且介亭杂文·连环图画琐谈》:“这也不能谓之失真,因为观者既经会得了内容,便是有了艺术上的真。”(2).能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晚婆﹞也会得使人喜,也会得使人愁。”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记苏联版画展览会》:“我想,倘没有十月革命,这些作品是不但不能和我们见面,也未必会得出现的。”...
史才的意思:修史的才能。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诔碑》:“夫属碑之体,资乎史才。” 唐 刘知几 《史通·覈才》:“夫史才之难,其难甚矣。”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一》:“ 陈 范 有史才而无史学。”...
述作的意思:(1).《礼记·乐记》:“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明圣者,述作之谓也。”述,传承;作,创新。后用以指撰写著作。《后汉书·班彪传》:“ 彪 既才高而好述作,遂专心史籍之閒。”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公自幼及长,述作不倦。” 清 姚鼐 《<西魏书>序》:“读者知其网罗放失,述作之志,存焉可也。”(2).指著作,作品。 唐 刘长卿 《送薛据宰涉县》诗:“夫君多述作,而我常讽味。” 章炳麟 《秦献记》:“秘书私篋,无所不烧;文学述作,无所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