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金郊驿赏析

金郊驿

金 · 张翰
山馆萧然尔许清,二更枕簟觉秋生。
西窗大好吟诗处,听了松声又雨声。

鉴赏

这首诗由金代诗人张翰所作,名为《金郊驿》。诗中描绘了诗人夜晚在驿站中的所见所感,以静谧的环境和自然的声音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首句“山馆萧然尔许清”描绘了驿站周围环境的清幽与寂静,给人一种远离尘嚣、心旷神怡的感觉。“萧然”二字生动地刻画了环境的空旷与清冷,“尔许清”则强调了这种清静之感的强烈与持久。

次句“二更枕簟觉秋生”进一步点明时间与季节,通过“二更”这一时间节点,暗示夜已深,而“枕簟”则表明诗人正在休息,但在这宁静的夜晚,他却突然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这里的“觉”字用得恰到好处,既表现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锐感知,也透露出他在静谧环境中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悟。

第三句“西窗大好吟诗处”则转而描述了驿站内的情景,诗人选择在西窗下吟诗,这里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诗人情感与思绪的寄托之处。通过“大好”二字,表达了诗人对这一时刻、这一地点的喜爱与珍惜。

最后一句“听了松声又雨声”将诗人的听觉体验推向高潮。在静谧的夜晚,除了窗外的松声,还有雨声相伴,这两种自然之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人心弦的画面。在这里,诗人不仅听到了声音,更是在声音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韵律与和谐,以及其中蕴含的生命力与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驿站环境、季节变换、个人感受及自然之声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词语解释

大好的意思:◎ 大好 dàhǎo[excellent;be very good] 整个情况良好,美好大好形势...

尔许的意思:犹言如许、如此。《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浩周 之还”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此鼠子自知不能保尔许地也。” 宋 杨万里 《自音声岩泛小舟下高溪》诗:“舟稳何妨小,波恬尔许平。” 郭沫若 《南冠草》附录《夏完淳》:“故余意以为《吴志》较为真切,且仓卒自缢之人,不会有尔许闲暇咬文嚼字也。”...

二更的意思:指晚上九时至十一时。又称二鼓。《南史·儒林传·沉洙》:“ 梁 代旧律,测囚之法,曰一上,起自晡鼓,尽于二更。” 唐 王维 《秋夜独坐》诗:“独坐悲双鬢,空堂欲二更。”《儒林外史》第十六回:“ 匡超人 虽是忧愁,读书还不歇。那日读到二更多天。” 巴金 《抹布集·杨嫂》:“二更的锣声响了,我和三哥便把母亲抄给我们读的一本《白香词谱》阖了起来。”...

山馆的意思:(1).山中馆驿。 唐 李郢 《送刘谷》诗:“邮亭已送征车发,山馆谁将候火迎。” 宋 柳永 《临江仙引》词:“况绣幃人静,更山馆春寒。今宵怎向漏永,顿成两处孤眠。”(2).山中的宅舍。 清 顾炎武 《摄山》诗:“徵君旧宅此山中,山馆孱颜往蹟空。” 清 吴敏树 《宽乐庐记》:“﹝老友 郭建林 ﹞亦数数来余家山馆共朝夕,言笑不倦。”...

松声的意思:松涛声。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俯视崝嶸,窐寥窈冥,不见其底,虚闻松声。” 宋 王安石 《欹眠》诗:“松声悲永夜,荷气馥初凉。”《儿女英雄传》第五回:“隔墻一望,里面塔影冲霄,松声满耳,香烟冷落,殿宇荒凉。”...

萧然的意思:(1).犹骚然。扰乱骚动的样子。《史记·酷吏列传》:“及 孝文帝 欲事 匈奴 ,北边萧然苦兵矣。” 唐 元稹 《两省供奉官谏驾幸温汤状》:“不废戒严,而犹物议喧嚣,财力耗顇,数年之外,天下萧然。”《明史·宦官传二·陈增》:“大率入公帑者不及什一,而天下萧然,生灵涂炭矣。”(2).空寂;萧条。 晋 陶潜 《五柳先生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新唐书·宦者传上·程元振》:“虏扣 便桥 ,帝仓黄出居 陕 ,京师陷。贼剽府库,焚閭衖,萧然为空。”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

吟诗的意思:(1).作诗。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苏轼以吟诗下吏》:“ 苏軾 以吟诗有讥訕,言事官章疏狎上,朝廷下御史臺差官追取。” 清 杜濬 《一杯叹》诗:“坐使吟诗作赋兴索然,眼见斯文从此废。”(2).吟诵诗歌。 茅盾 《子夜》九:“吟诗的 杜新箨 也看见了,放下筷子,站起来招呼。” 巴金 《雪》第一章:“原来他们斜对面座位上的一个有八字胡的中年人正在摇头摆脑地吟诗。”...

枕簟的意思:枕席。泛指卧具。《礼记·内则》:“敛枕簟,洒扫室堂及庭,布席,各从其事。” 唐 韩愈 《新亭》诗:“水文浮枕簟,瓦影荫龟鱼。” 宋 黄庭坚 《次韵曾子开舍人游籍田载荷花归》:“扫堂延枕簟,公子气翩翩。” 清 方文 《山中休夏》诗:“柴门枕簟恣高眠,虽无饱饭粥亦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