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福山书堂示诸学子诗
明 · 湛若水
趣程访先贤,迤逦寻福山,灵境惬素心,恍疑梦寐间。
奇秀万交目,吾心一以閒。
问心何以閒?万有性不存。
所性如兼存,万物同浑然。
一石砺心确,一花应心妍。
有鸟对关关,有泉同涓涓。
风云恒变化,我心自存存。
为语山中人,诣道以我观。
奇秀万交目,吾心一以閒。
问心何以閒?万有性不存。
所性如兼存,万物同浑然。
一石砺心确,一花应心妍。
有鸟对关关,有泉同涓涓。
风云恒变化,我心自存存。
为语山中人,诣道以我观。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学者湛若水的作品《至福山书堂示诸学子诗》,诗人以游历福山并探访先贤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与内心宁静的追求。他通过描绘福山的奇秀景色,如万般景象映入眼帘,强调了内心的闲适和超脱。诗人认为,只有当摒弃万物的外在干扰,回归本性,才能达到心境的和谐统一。他以砺心的石头、绽放的花朵、鸣叫的鸟儿和潺潺的泉水为喻,展现自然界的生动与静谧,表达出风云变幻中保持自我本真的哲理。最后,他告诉山中的学人,要以他的观察和体验来理解大道。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禅意,体现了湛若水倡导的儒家与道家思想融合的学术主张。